近年来,淮安市已经建成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开发面积194.6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九通一平”,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经成为国字号平台,省级软件园、台商工业园以及海关通关点、 保税仓库等全部建成启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目前中心城市拓展区面积扩大到了18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城市化率达到52%,会展中心、万达广场等一批重要功能性项目已建成运营。
2011年淮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0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有望超全国;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07.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00亿元、达到204.6亿元,分别增长35.9%、4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1016.6亿元,增长18.4%。外资到账等主要指标增幅继续 位居全省前列。
2011年淮安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23亿元、790亿元和655亿元,分别增长4.3%、14.5%和14.5%,二三产业占比提高到86.6%。工业形势持续好转。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增长32%,实施投资超亿元项目26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0个,淮阴发电热电联产、华尔润35万吨纯碱、国信燃机发电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列统企业265户,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600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30户,富士康实现销售16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1630亿元,增长30%。特钢、IT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00亿元,荣获“中国新盐都”称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370亿元,增长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