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
>>

楼市进入后复苏时期 政策应有收有放 以促进市场稳定
                          ——本网专访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 高波教授


 

  提要:年末将至,住建部透露优惠政策或将年底终止;银监会密切监控房地产开发贷款。而此前,有关第二套房贷收紧之声各地已经不绝于耳。楼市是否存在拐点?政策走向如何?对此,本网专访了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常务理事高波教授。
  
   本网记者: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成交依然可称得上热销,但各机构对内地楼市唱空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同时,一些城市在近两个月出现成交量下跌的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楼市是否会出现拐点,原因何在?
  
   高波:对于目前市场需要科学地判断。首先,现在市场已不是早期我们所说的回暖,也不是去库存化行情,我把它称之为“复苏”。从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规律来看,经历了2008年大幅调整,在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核心指标已基本见底。例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一季度只增长4.1%,而第三季度就同比增长了30%,一到三季度同比增长17.7%,考虑到价格因素,说明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很快就进入到正常水平;销售在一季度还处于爬升阶段,三季度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就达到44%以上;房价从6月份开始实现正增长,到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2.8%,从这一指标来看,市场明显是复苏的行情。根据我们过去的研究,房地产短周期最少也要两年,因此不会今年一复苏、一回升,就已经见顶,明年即出现拐点了。所以我是不赞成拐点的说法,拐点怎么拐,还是很模糊。我认为楼市经过2009年快速回升,2010年会进入到一个后复苏时期,但并不意味着迅速进入繁荣期。同时近期的房地产销售,无论在全局或是一些城市,相对出现些许回落是正常的。5-8月份,销售上升很快,市场也有其正常的调整,比如9月份出现回落,10月份就明显回升了。国庆期间销售欠佳,有人就认为出现拐点,拐点并非如此容易出现,因此不能从点滴的事物,马上就判断市场要变脸。房地产市场不是股市,股市几小时内就能有很大的变化,但楼市周期性规律是比较明确的,短周期也需要3-5年的时间,就是说明年是复苏以后的正常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应当稳,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正常的增长速度;而销售方面,2010年如果有15%-20%销售面积的增长,就属于正常水平了;至于房价,应当说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条件。之前房价涨的那么猛,很重要的原因是错误估计了去库存化需要的时间。去年下半年甚至今年一季度,很多开发商没有新开工的项目,已有的楼盘也是停建或等待销售,短期的供不应求导致了房价在部分城市、部分楼盘暴涨,实属正常反应。但是如今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房地产投资已进入到正常水平,我相信后面的供应会跟得上,供求关系也会适当调整。供求相对平衡、供给适当宽松的局面是最理想的,也最有利于房价的稳定。目前的市场环境,除了土地市场有些过火,从其他的指标上来看是正常的,对于2010年房地产的发展也是比较有利的,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本网记者:现在大家都说,房地产目前已经进入卖方市场,您觉得什么时候会改变?
  
   高波:我认为买、卖方市场的概念不适合用来讨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尽管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但是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所谓卖方市场是指在较长的时间里供不应求,由开发商说了算;所谓买方市场是指产品供过于求,消费者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利。而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处于成长之中,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在短期内转变很快,买卖双方在市场上说话算不算数,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用买方和卖方市场来讨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本网记者:岁末将至,部分优惠政策即将到期,是继续执行,还是恢复原貌,引起了不少争论,您认为年底政策的走向,是否会影响短期楼市的走向?
  
   高波:关于优惠政策的问题需要很好的思考。首先要看整个宏观经济的政策会不会调整,这是由下个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有一个总的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复苏阶段,但是外需拖后腿的问题没有解决,而现在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还有二次探底的可能,这样的状况会不会引起全球性新的冲击,也很难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宏观经济到底怎么走,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现在单纯考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我觉得条件不是很成熟。我认为总体上应该维持政策的稳定,因为我们这一轮市场的复苏,不是市场本身智能运行而带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去年的9、10月份以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因此这次市场的调整我一直认为是不充分的,但我们又不希望再一次调整,这是很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策如果撤的太彻底,是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只能把那些不伤筋动骨、不会影响楼市大走向的政策逐步取消,而关系到楼市方向性选择的政策,现在绝不可以轻易动。例如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0%,是值得商榷的,提高10%的利率,对市场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同时,考虑到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2010年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或呈现分化现象,例如湖南、吉林等部分省份已表示将延长房地产市场优惠政策至明年末,而京、沪等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则可能有所调整。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政策有收有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本网记者:8月份您说,楼市温度为70°,相对宽松的政策还不适于撤出市场。那您觉得现在楼市的温度如何?相对收紧的政策适合此时进入市场吗?
  
   高波:现在楼市温度已经达到了85°,还属正常,我们希望沿着这样一个轨迹走下去,之前市场出现了价升量跌的局面,接下来应该是价稳量增,就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了。而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政策不能走的太快,既不能落后于市场,也不能过分地超越市场。现阶段,我认为首先是不应该执行打击市场的政策,不应该过于宽松,也不宜全面收紧。具体来说,比如由零契税调整到1%是可以的,影响不会太大,假设恢复到正常的契税水平,对纯粹的投机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贷款的成数则不能轻易动它,如果贷款的成数降得较低,首付大大提高,门槛马上就提高了,一些消费者就被拒之于外;再如利率优惠适当调整,比如打八折,二套房不打折,但也不应该比正常的水平更高,这会抑制大量的改善性需求,而实际上住房消费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说股市是政策市,其实楼市也是政策市,我主张政策首先要稳定,要有连续性,但是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消费者、开发商以及其他市场的参与者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一点很重要。
  
   本网记者:在华人不动产论坛上,您提出房地产宏观调控需要新思维,能给我们具体谈一下吗?
  
   高波:我认为熨平房地产周期波动,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需要新的思维。具体来说,一是实现房地产供求双向调节,促使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从上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经验来看,由于对房地产供求双向调节拿捏不够,反而导致2004、2005和2007的房价暴涨,通过促使房地产的供求均衡,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二是注重区域差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功能和积极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导致了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如果有中央政府确定调控目标和政策方向,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实际,选择具体的调控措施,效果会更好。三是合理把握调控的节奏,适度超前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必须充分关注资产市场的特性,考虑到预期对房地产市场走向的影响。四是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改变政出多门、政策相互抵触的局面。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等,这些政策之间应相互配合、支持。如在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政政策可以适当给予税收优惠,货币政策选择适度宽松的信贷投放,土地政策倾向于增加土地供给;对购房者,财政政策可以适当提高契税税率,货币政策必须增加按揭贷款限制;五是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例如,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确的复苏信号后,一直到市场出现见顶信号,都要保持政策的大方向不变,避免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
  
   高波简介:
   高波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供职于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任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是国内数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高级顾问和独立董事。
  
   近年来,高波教授出版了《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成长:1978~2008》、《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等著作10余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正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10)“扩大内需与引导住房理性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Y084)“中国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宏观调控与健康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016)“文化资本、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浙商与粤商成长的经验研究”等10多项研究课题,获得了10多项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