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系列之王石:宏观调控下的中小地产商的发展之路
|
http://www.cnestate.com 中国地产投资网 2004/8/11
|
8月7-8日,来自地产行业内数十位地产领袖博鳌论剑,纵论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以下为万科董事长王石所作的题为“宏观调控下的中小地产商的发展之路”的主题发言(节选):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万科影响不大,包括在座的很多熟悉的面孔,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因为他们的负载比例最起码不要超过银行要求的底线,你超过这个会很难受,银行很难受,一定不会让你好受,接下来,(企业的)产业规划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之所以对我们影响不大,是因为我们这么多年的专业化。
调控当中,专业化和多元化将成为的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目前的发展过程中看,我们的企业都不大。万科跳出小型企业(备注:国际标准对小型企业的定义是经营规模不超过5亿美金的-即40亿人民币企业)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
大家多数都属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当中,万科不仅仅将非房地产行业不做,(而且即便是)在房地产的行业当中,我们也会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我看这个宏观调控目标对房地产的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尤其在这两年当中,比较热的时候,非常优秀的房地产商,他说我们资金很雄厚了。在这个宏观调控当中必须面临选择,要搞MALL,如果你要搞,所谓的要成为钢铁大王的梦就不要做了。如果要做,赶快转过来,如果你不转,我说三九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再讲一点,关于企业的自由资金。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的企业谈到他找合作伙伴、银行融资和资金回笼,我们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样的方法?三个零点式的投入法,第一个是股权,就是找合作伙伴,万科的比例,我们这个一定要控股,在这个投资,最多40%,60%是靠其他的合作伙伴,一个项目投资到万科,我们筹集的资金在1块钱当中,万科是4毛钱,其他的投资是6钱,就是说万科的投资者一共只占4成,第二个就是我把银行的也加起来之后,只占6成,但我告诉你,这样的结果造成,你找的投资伙伴,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宏观调控你要预期,比如说我去年200多个亿,你达不到,这个时候4毛钱、6毛钱是贷款的。所以我们回头再讲,这种万科是证明很多的,这样开发的项目是很难调整过来的。
也就是一定要改变过去的位置,非常紧绷绷的,最少假定没有这次宏观调控对企业、对万科的影响,这只企业对万科一直在投资,一直在融资有主动权,中国在银行占的比重,在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如何融资国有银行的关系,万科这么多年一直在提。经营专业化、这两年一直在提融资多元化,最根本的就是减少对国有银行的,就是如何来解决融资的规划。
“从去年开始,央行出台了121号文件,提高了对房地产行业放贷款的门槛,当时业界一片哗然,有人就说,‘中国房地产的冬天来了’,‘一半房地产企业都会死掉’,现在过去一年过了,很多房地产企业还是好好的。现在的宏观调控虽然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危机,但房地产行业还是像博鳌现在的天气一样,是热的。”
宏观调控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有)螺旋上升的周期性,(总的)趋势是上升,所以大的形势是为每一个发展商创造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把握。从图表可以看出(现场图板),宏观调控出来之前宏观调控之后,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趋势是比较好的,投资有增长的趋势,也出现了一个回落,市场供给有减少,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剪刀差,投资的速度下降,供给在减少,需求的水平在持续的保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宏观调控这次见效非常明显,这个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我们看到了由于土地的供给减少了,房价在持续稳定地上升。
王石认为本次宏观调控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1.进一步实现房地产行业资金密集性特征;
2.部分开发商会受到明显影响
高负债经营公司会受到明显影响;
产业多元化开发商会受到明显影响
非主流住宅产品开发商会受到明显影响
3.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加剧
优秀公司凸现竞争优势,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现场提问:刚才你今天的题目是说宏观调控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你能不能告诉我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王石: 万科的我讲了两个部分,现在是怎么做,实际上怎么做法告诉现在的中小企业要走的道路,简单的讲,第一要专业化,别人介绍这个好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你,专业化房地产实际上面对的是全选的过程,风险比较小的是因为住宅的开发,你如果搞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很忌讳,像华润地产、首创这样的企业才有能力开发这样的地产,应该说会开发,显然会是高峰。第二,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谓的华南板块,就是所谓的大款,我们看到现在,也不可能给到你这么大的地,第二我们一定很难受,三年前我曾经评价几家房地产公司,规模那么大,这哪里是搞开发住宅区,分明是开发城市嘛,所以不要追求大,一句话:你早调整,早舒服,再晚一点,就来不及了。第三个,要留余地,不要绷得太紧,绷得太紧最后市场就变化,天天加班都没有用,这次宏观调控不是很难,用鸡蛋换洋票,手里有现金,突出专业化、透明度。
相关链接: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系列之潘石屹:我看8·31大限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系列之林克昌:海南房地产不可能出现十年前的惨状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系列之任志强:超常发展的因素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系列之刘晓光:房地产并购时代的来临
博鳌房产经济论坛之孙宏斌:将每次变化当作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