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房价向“中档”靠拢

http://www.cnestate.com  摘自  生活时报  2001/11/12

  金秋本是享受收获喜悦的时节,而北京楼市却提前感受了寒流的刺骨:楼卖不动了,一些楼盘开始降价,而且幅度不小,有的项目现房的价格已经低于期房,有的每平方米单价甚至成千元地“跳水”。据搜房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半年相比,普通商品房价格有继续向中档价位集中的趋势。今年前3季度,新开普通住宅的平均价格为4969元/平方米,较上半年的5103元/平方米,降低了134元/平方米。其中,4000至5000元/平方米之间成为最集中区域。

  对前景的盲目乐观

  北京开发商对前景过于乐观,特别是对入世后的高档住宅供求过于乐观,成为导致楼市旺季反而萧条的重要因素。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股市的表现已经向北京房地产发出了预警,可惜,能够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开发商太少,发展商也一直愿意用“牛眼”来看待北京楼市,北京楼市便在一片凯歌中把开发商们架在了一堆泡沫的顶端。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第二天,有些媒体上曾出现了某地产商的豪言壮语,称“北京房价可以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开发商在高档住宅上的盲目攀比,造成一边高档住房严重过剩,一边普通百姓无房可买的局面。这样的房产开发偏离了市场,疏远了急需购房的普通百姓。

  业界资深人士分析认为,我国相当一部分房产开发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即一味追求高档次、高品位和高价位,却忽略了市场调查分析,偏离了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准星”,这是我国房地产业尚不成熟的表现。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会造成现房的积压,使资金周转产生困难;同时又可能引起激烈而残酷的广告、价格竞争。一位专门从事房地产宣传策划的人士认为,我国房地产开发现在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通、营销手段的落后,造成许多房产商的盲目开发和购房者的盲目购房。

  多数购房者青睐中价房

  虽然近年来北京楼市一直呈现供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但是京城房价令许多普通百姓不敢问津也是事实,市场上最大数量的潜在消费者被房价挡在了市场外面。当前北京购房者以普通居民为主,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在购房时选择中低档位的房子。据搜房网调查,目前有购房意向的人群中,可接受的房价在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8.1%;可接受房价在4000元至6000元/平方米之间的人数比例为34.8%,两者之和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92.9%。这一情况表明,京城主流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的特点已经逐渐明晰。

  而据一家调查公司对京城收入较高的白领的调查显示:过半的外企白领们的需求是100—120平方米,总价在40—60万元的房子,而目前大部分在售的房子都是远远高于这一标准的。看来北京的房子都是为了迎接入世,都是为外籍人士或高级白领们准备的。

  其实在北京商品住宅有效需求中,拆迁户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今年1至8月,北京市拆除危房是去年全年的两倍,是北京危旧房改造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从已启动的项目看,约有5万户的危改区居民外迁,按平均每户安置70平方米测算,今年危改外迁居民对商品住房的总需求量约350万平方米,这一数量大约占北京市场全年住宅销售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市场中重要而且比较稳定的有效需求量。有关人士预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危改户、拆迁户、无房户将构成北京住房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应该说,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宅这个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利润,而且这个市场的消费群体是很大的。

  京城的房地产有泡沫吗

  搜房资讯有限公司CEO莫天全认为,北京由于房价上涨,投资激增,房地产业中是否出现了“泡沫”成分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房价的变化情况看,今年房价处于稳步、小幅上升状态,升幅约7.6%,与1993年的27.3%的增幅相比,仍处于比较稳定状态。总体来说,需求量、供需量、房价等指标均处于正常平衡发展阶段,并未形成明显的泡沫趋势。而1992年海南房价曾经由1991年每平方米1400元急剧增加到每平方米5000元,1993年上半年就升到7500元,升幅达到257%。

  房地产泡沫主要体现在价格泡沫,价格泡沫主要是由于投机或对未来市场过于乐观的估计而形成“虚”的部分。根据日本等国家对房地产泡沫的研究,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比大于2时,视为泡沫化开始。以东京商业用房价格为例,1987年,房地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比达到2.07:1;1991年,比例达到6.09:1,地产泡沫达到顶峰。通过对北京市商品住宅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分析,其比率都远离临界点2,属于价格围绕价值的正常波动,并不含有“泡沫”成分。从统计角度来看,房价即使会降低,也是一种市场结构的调整,同类房价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