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积极推进集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http://www.cnestate.com    2005/2/24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为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集约用地的自觉性

  土地资源不但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地方政府最大的资产,同时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为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性会议上强调,保护土地资源与坚持经济发展必须落实在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上,要把保障供地与集约用地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在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上下工夫。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切实从我市严峻的土地市情,从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

  二、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把集约用地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徐州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供应”闸门”,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把集约用地工作落到实处。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管理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制度创新,研究制定集约用地的各项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我们主要从内部挖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规划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积极推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目前,全市已盘活存量土地1.6万亩,新上工业项目近2 0 O个,并依法收回长期占而未用的土地l O 9 2亩。

  该市在盘活存量土地过程中,建立未利用地、闲置地储备制度,强化政府对土地的垄断职能,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征用、破产企业收购、收回、置换等方法,将城镇规划区内闲置未用、低效利用、抵偿债务、抵缴职工养老保险金和改制企业的土地,全部纳入收购储备范围,经统一开发后推向市场公开出让。日前,全市共储备存量土地6 2 l 7亩,累计出让土地近20宗约1500亩,有效增强了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

  该市睢宁县桃园镇盘活存量土地3 3 0亩,引进2 7个工业项目,吸引投资3.O l亿元,新增产值5.9 8亿元,增加就业岗位l 4 8 O个,每亩存量土地投资额达l O 2万元,最高达5 3 3万元,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指数大幅增长。该市还按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要求,对县、镇自行圈地设立的开发园区进行了认真清理,共撤销各类开发园区2 O个,核减面积6.6 l万亩,并出台规定对核减的土地复耕。目前,全市已复耕土地2.5万亩。

  该市还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农民住宅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执行《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体系》,依据定额指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鼓励厂房向空中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建设标准厂房。该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对新上项目坚持”五个一律不供地”,即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律不供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不供地,达不到集约用地要求的一律不供地,不执行土地价格政策、随意减免出让金的一律不供地,安置补偿不落实、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一律不供地。

  做好集约用地工作,既是徐州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要紧密结合徐州实际,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一)立足城乡综合改造目标,进一步开展好村庄整理和市地整理。要坚定不移地有计划地开展好村庄整理和市地整理工作,使土地整理与规划保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要千方百计挖掘和盘活存量土地,全面提高我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整改措施。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成果。对圈而不用、多占少用的工业项目用地要进一步进行全面清理,对该收回的项目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该补缴出让金的,必须补缴;对该罚没的,必须罚没;对该拆除的违章建筑,一律予以拆除。通过采取对收回项目用地进行重新配置利用措施,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鼓励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资源整合。

  (三)继续把好土地供应关,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继续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格土地投资强度标准。认真执行各类产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实事求是地确定各类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对超指标用地要坚决核减,做好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坚决制止浪费土地资源、粗放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