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04年二手楼市呈现出的三大亮点

http://www.cnestate.com  羊城晚报  2005/2/25

  2004年过去了,去年的二手市场有何变化?请看本报记者根据市场数据所做的相关回顾

  价低楼是成交首选

  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资料显示,去年,广州一手楼市的“涨”声间接带动了二手房价上扬,去年广州二手住宅均价为2759元/平方米,同比上升4.9%。其中2500-3500元/平方米单价的二手成交,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有39.58%;而3500-4500元/平方米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二位,有24.17%;4500元/平方米以上的物业成交份额,就仅有18.29%。单价在2500-3500元/平方米之间,面积在60-70平方米之间,即总价在15-24.5万元的房子,在去年的市场流通速度最快。

  中、大户型比例渐大

  据满堂红的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广州的二手楼市买卖交易中,60-70平方米物业的成交比例最大,达到19.5%,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面积。二手市场的热销面积已由原来的以中、小户型为主,过渡到以中、大户型为主,目前,排在第二位的热销面积是100-120平方米的户型,已占去年成交的9.2%。行家分析,这一面积总楼价常在40万元以上,但对于部分新生代而言并非难以接受,预计2005年该面积的二手物业成交会有所放大。

  天河、番禺占四成

  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资料显示:去年在市属10区的二手住宅市场中,天河和番禺成为二手楼的两大“巨头”,两区的成交之和占了市场总量的四成,其中番禺区在2004年8月更创出15.4万平方米的单月成交“天量”,充分显示交易税费下调后市场存量释放的潜力。由于地域广阔且市场拥有多个热点,天河、番禺、海珠、白云这四个区的“后续力”依然不可估量,也即成为影响大市走势的重要力量,2004年四区的成交量之和接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此外,成交量同比增幅最大的芳村(100.56%)、黄埔(80.13%)两区,其实是因2003年成交“基数”较小的缘故,由于区域面积较大,两区在今年将有更大的放量潜力;越秀区二手住宅成交量,虽然是同区一手住宅成交量7.16倍,占有越秀区87.7%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该区的房屋供应量有限,原居民仍以自住为主,故预计同比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东山区是名校汇聚区域,但2004年的同比增幅却位列倒数第一,所占市场份额也较2003年同期下降5.4%,原因是该区“入学政策”有变及楼价高企造成的。

  外籍市场成亮点

  据广州市工商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4年11月底,共有818户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广州,广州累计已设立外企7931户。2004年又多了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穗投资,现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27家在广州落户。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新增的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共设立投资项目15个,投资总额9.04亿美元,注册资本3.95亿美元。而新设立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123个,比2003年增加56个,增幅达84%。

  随着外企进驻广州的数目逐渐增多,外籍驻穗人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外籍人士的租赁成为广州二手房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介绍,目前在穗的外籍人士中,来自港澳的人员最多,有数万人,其它来自亚、美、欧、非等大洲国家的人员共计有10余万人。他们选择租赁地点通常与办公地点相距比较近,步行时间在20分钟以内,自驾车时间在30分钟以内,由于广州市的写字楼多集中在东山和天河两区,因而供外籍外企人士选择的租赁物业也多在东山和天河两区,大概占了七成的外籍客市场份额。其它区域的物业要分“一杯羹”,通常是靠近地铁站作亮点,或处于环境相当好的位置,如在白云山或南湖附近等。

  2005年预测:放量需有大平台

  2004年是广州地产中介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某些大型地产行在广州开设的分行数量已接近100间,中介市场是二手市场的“晴雨表”,大型中介行的不断发展,不但令行业的“洗牌”速度加快,也“开发”了很多二手房市场的新热点地段。2003年开发的区域是:天河的东圃、员村、粤垦,海珠的赤岗、南洲,2004年开发的热点是:白云的西槎、天河的沙河、芳村的茶蟯。

  行家分析:2005年,最有潜力的热点是黄埔区,黄埔大道东、港湾路一带,目前已经有足够多的房源,只要与客源相接,区域的二手市场就能快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