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供应须平稳 楼价大升要警觉

http://www.cnestate.com    2005/3/1

  衣食住行是与普罗大众关系最密切的四大问题,其中住的问题更涉及广泛的经济利益。所以,必须有一个持续、稳妥的房屋政策,让广大市民安居乐业。正如杜甫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一个政府,更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多动脑筋。

  差饷物业估价署发表的数字显示,由于过去一段时候曾暂停卖地,令楼宇供应可能出现失衡现象。如按目前形势计算,今、明两年的楼宇供应将会减少;今年可能创下过去四年来的新低,而明年更可能创下过去十年来的最低纪录。

  这消息一出,马上引起业内人士乘时出击。无论是用家还是炒家,都成为地产商和地产代理们鼓励入市的对象。大家都看到,如果今、明两年的楼宇供应出现断层,势必令楼价再度上升;如果供求关系紧张甚至失衡,那么普罗大众就有可能再捱贵租或贵楼之苦了。

  为免楼市再出现混乱,港府昨日马上表示,楼市不会出现断层,因为今、明两年仍有不少货尾还未消化。港府的做法是及时的,而港府过去两三年来稳定楼市的措施也开始见效,楼市相对稳定,股市不会因而引起波动,负资产数字大幅减少,银行体系的呆坏帐压力也随之下降,金融稳定,令消费者的信心也逐步回升。

  可以说,这些成绩得来不易。但港府如要继续让楼市稳定发展,不能单靠派定心丸,而是要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防患未然的措施。举例说,目前楼市上升,但较明显只在豪宅的市场上出现,并且重现了炒卖的苗头;至于一般的中小型楼宇市道仍未见明显复甦。虽然,目前的形势还未算得上泡沫化,但港府必须慎防市场在人为因素下再度扭曲。一窝蜂的狂热炒卖,虽然可以让政府增加税收,但长远并非好事。所以,港府必须审慎处之。

  例如,港府应该因应市民和市场的需要来制订稳妥的土地供应政策,并尽量提供足够资料,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不致被地产商玩弄数字游戏,误导市场和买家。其次,发展商买地和建成楼宇后,港府必须严格执行政策,令他们按规定把楼宇及时推出市场,而不能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这才可以稳定供应。

  此外,港府也应关注银行与楼市的关系,因为目前银行仍然「水浸」,所以没有跟随美国加息,但日后如果情况有变,香港的银行则可能大幅加息,累积的加幅也可能影响楼市稳定。总之,我们认为香港楼市复甦来之不易,市场基本是健康的;炒风只限于局部性。政府既要盯紧市场走势,防止虚火上升,保证供求平衡,又要头脑冷静,切忌急煞车,落重药,慎防楼价大起大落,而业界亦应有长线眼光,力戒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官商合作方可保证楼市的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