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低档写字楼需求有望升温
住宅小区开公司政策收紧

http://www.cnestate.com  今日早报  2005/3/9

  昨天下午,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我想在小区住宅里开公司,现在好像不太批得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他说,前不久在杭州文晖路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想用作自己未来的办公场所,可是昨天他去杭州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小区里开公司要去相关的规划部门审批,而且比较严格,基本上批不出来了。

  近年杭州不少个私企业公司开到了住宅里,市民意见较大,本报曾就此现象做过专题报道,难道现在政策有变?这可是个好消息啊!

  住宅开公司门槛高了

  记者随即致电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处,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她首先问记者租住的是非住宅还是住宅,如果是住宅,现在基本上批不出来了。她说,去年能注册出来那是去年的事,现在要想注册首先要经过规划部门的审批,事实上现在很难批出来了。该局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去年年底,相关部门曾发布了一个《关于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的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04〕314号文件,其中第二条内容就是:“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底层房屋和二楼以上住宅(含二楼)作为经营场地的,可凭规划部门的审批意见及其他相关证明申办注册登记。”也就是说想在小区里开公司得规划部门等审批了。

  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就有一个和小区开公司相关的文件在等待报批,具体的进展情况不太清楚。但他透露以后想在小区里开公司,可能还得小区里一定比例的住户签字表示同意才行。

  知情人透露真相

  那么,小区是不是一定不能开公司,已经进驻小区的公司又将怎么办?

  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但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答复。后有知情人透露,去年杭政办函〔2004〕314号文件出来之后,工商、规划、交通、建委等部门曾开会协调过,并就有关意见上报市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回复。有关部门证实,打那之后,好像没有批过住宅改变性质开公司的。

  据悉多个部门协调的原因是,住宅用房建造之时已经规划部门严格审批,现在重新审批,改变使用性质,缺乏相关的依据。如果现在改变住宅性质,破墙开店,或是住宅里开公司,今后拆迁赔偿将遇到大麻烦;谁都知道,商业用房拆迁赔偿与住宅拆迁赔偿大不一样。

  住宅开公司的民间看法

  记者随机采访了杭州部分市民。多数被采访者对破墙开店或是住宅开公司意见很大。有人列出四大问题。一是造成不平等竞争。同一条街道,商业用房当初每平方米售价达到2万多元,而沿街住宅当初售价大大低于这个价格,现在改为商业用房,两者的经营成本差距很大。二是底层住宅墙体不是一户人家所有,把整堵墙敲掉,从法律上讲是不合法的。三是安全问题。沿街住宅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不是框架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常常半夜上面人家休息了,下面营业用房还在营业,噪音和油烟污染严重。

  小区特别新建小区里开公司,已经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的住宅开公司,半夜三更还有员工客户来往走动,更兼砰砰关门声,严重影响邻里休息;更有电脑公司自行开挖地面埋设电缆管道,引起居民公愤。至于住宅开公司电梯费用怎么摊,物业管理费怎么收,小区安全怎么保障都是问题。为此,杭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收到了很多居民的意见。一位知情人说,由此引出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采访中不少市民说,现在杭州都在争创平安小区,有关部门也在评选安静小区,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出发,应该禁止小区开公司。据悉,像上海等国内许多城市明确规定住宅小区不能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开公司。

  另悉,目前参加杭州市人大和政协会议的代表已有关于这方面的提案,相信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中低档写字楼需求可能升温

  杭州中原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几个朋友最近想在小区里开公司,好象都没批出来,这个事情(指在小区开公司越来越难批)影响应该比较大的。”

  这位负责人说:“杭州住宅里开公司一直是比较普遍的事情,像西子花园、中山花园等就比较有代表性,还有庆春路一带的办公氛围也比较浓。在这些地方开公司的多是一些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小企业,需求面积不大,但对地段要求比较高。如果以后在小区开公司难了,一些类似企业肯定会转到写字楼,这对杭州中低档写字楼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杭州写字楼的空置率大约在10%~20%左右,根据地段的不同有所区别,武林、黄龙商圈附近的空置率低一些,庆春路附近的稍微高一些。如果中低档写字楼开始走俏的话,也有可能会带动高档写字楼的升温,整个写字楼市场将呈现阶梯式的上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