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润在杭“集资建房” 上千套房源被“掌控”
|
http://www.cnestate.com 每日商报 2005/3/16
|
当部分杭州人正试图通过“集资建房”成就住房理想时,一个看起来非常像“集资建房”的事件发生了。更巧的是,与事件关联的地块就是地处杭州滨江的6号地块,主人公则是本月初以9.4亿元夺得该地块开发权的公司——富润控股。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是这起类“集资建房”事件的最先披露方。昨日,该报用“杭州富润控股集资建房”这一标题,就富润控股打算将其不久前拿下的滨江6号地块,在正式对外发售前,准备以4980元/平方米的基准价格对内部正式员工进行发售一事,对富润有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并予以报道。同一时间,与此事有关的各种说法,也在杭城一些房地产网站传得沸沸扬扬。
一份名为《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滨江地块开发方案》道出了公司“集资建房”的思路,该通知提到,集团打算将项目全部住宅的70%面向内部正式员工,集团各公司(厂)等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暂定数量1250套。而有意购房的员工,则须于2005年3月16日前缴清首期购房款15万元/套,于2005年5月20日前缴清第二期购房款30万元/套。第三期房款则在可以办理银行按揭时通过贷款支付或自筹支付,办按揭后原缴多余款项予以退还。另一项有意思的内部规定是,文内提到,“经本人(单位)要求,在首期缴款满一年半后,可以要求集团公司以基准价5800元/平方米的价格回购。”同时,允许购房者在正式签订购房合同前更名,而且集团还会为房产流转提供便利。
昨天,我们数次试图与富润控股取得联系。但有关人员告知“公司高层都在开会,要改天。”而公司高层的手机也因一直处关机状态,我们未能与之联络上。
一些专业人士指出,富润的操作与一般“集资建房”还是不太一样,因为集资建房不会承诺回购,也不会有这样的更名。就富润的这个开发方案来看,应该带有定向销售、职工福利的味道。若换个角度理解,我们也会发现这一操作方式有利于公司短期筹资,假如每套房屋100平方米,总量就有12.5万平方米,而每平方米4980元的价格,资金总量就是6亿余元。
但对杭州人来说,更关心的应该是,一般集资建房都是为了解决参与者在当地的居住问题而进行的,而富润此前一直在浙江诸暨发展,虽然该公司在杭州也有职工,但更多的员工可能在诸暨而非杭州。这么大的量而价格相对较低的房屋被“掌控”,今后对江南楼市甚至杭州楼市会有什么影响?这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