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平抑房价

http://www.cnestate.com  厦门日报   2005/3/28

  厦门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偏高,我市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平抑房价——

  核心提示
  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城市的房价是否合理,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住房价格与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比。厦门房价已经如此之高,投资房产到底还有没有利润空间?囤积房产会遭遇房地产市场陷阱吗?

  政府各种平抑房价措施的出台,看来要引起囤积房产者的注意了。

  10∶1,厦门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偏高

  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一套住房的价格如果是一个家庭年收入的3倍-6倍时是合适的。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的《世界人居报告》则认为,如果住房价格与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比超过了5倍,则说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因为这时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子了。

  自2001年以来,厦门的房价持续上涨。去年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达4508元/平方米,比2003年上涨了19%。今年一开春,厦门楼市又走出了一波强势,1月份厦门商品房住宅创下历史最高价4713元/平方米,还出现了排队认购商品房的现象。于是,有人拿杭州、上海、南昌房价的高涨幅来比照,说厦门的房价还有上涨空间。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厦门的房价比。去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43元,按户均3.22人计算,家庭年均收入约为46000元。根据世界银行标准推算,厦门市合理房价约在14万元至28万元左右(套)。但是,按今年1月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如果在厦门要购买100平方米的住房,则需要支付471300元。这意味着为了买一套房子(还可能是岛外的),需要全家不吃不喝耗时10年才能实现,而且还需要另外筹钱装修。这显然大大超出大多数厦门市民的承受能力。去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收入实际比去年增长10.03%,而房价则上涨19%,这就更令人担忧。

  业内人士认为,住房价格与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比偏高,必然影响房价的持续走高。此外,一年来,商品房租金非但没有随房价同比例上升,反而开始降低。这说明房价上涨并非真正被需求所推动,而是投机成分相当大。此时如果去囤积商品房,风险可想而知。

  平抑房价,政府开始实施调控措施

  厦门国贸房地产的老总也认为,目前房价已经偏高,购房者排队购房有不理智的成分。而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政府有义务调控市场平抑房价,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房价问题也成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房价的持续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普通老百姓感叹“买不起房子”。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称,2005年,政府要完善商品房供应市场体系和中低收入市民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供求结构基本合理,努力保持房价基本平稳,加大土地供应量,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外口公寓的建设。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领导也透露,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房价平稳。比如,去年商品房供地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而今年商品房计划供地2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达到500万平方米。而且,今年在岛外将提供经济适用房用地80万平方米,建设更多新小区,使更多的人能买得起房子。

  开征物业税,房价可能出现降价拐点

  福隆置业副总经理王江斌是“看涨派”,他认为,两年时间内,厦门房价仍会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不过,他很慎重地加了一个前提:“只要国家大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没有大的变化”。

  事实上,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大的变化,记者认为,物业税试点在全国的确认和进行之日,便是厦门房价拐点出现之时的开始。

  在1月17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透露,物业税正在做模拟测算,估计不久将开始试点。第一批进入试点地区名单的城市将是深圳、北京、重庆。

  据介绍,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也就是将一次性交纳的土地出让金摊分分在50年—70年里逐年交纳。

  据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的调研,目前地价和税费约占购房总成本的50%。也就是说,这些先前需要一次缴清的费用可在以后“养房”过程中慢慢缴纳。

  由于土地成本是房地产的重要成本之一,所以不少人士认为,物业税的开征,势必造成房价的大跌。北京著名律师秦兵认为:“如果开征物业税,自房屋竣工之日起,开发商就得交税了,这样销售压力就会骤增,而投资性购房的热度更是会受到直接影响。”深圳有地产研究人士预测,此举将导致房价下降39%,在南京,有业内人士则提出,在购买新房这一环节上,消费者至少可降低10%至20%的购房成本。

  记者因此认为,一旦物业税征收在试点城市开始实施,抛售的多余房产就很有可能只能贱卖了。那时,囤积房产者,你耗得起吗?

  囤积房产,警惕掉入房地产市场陷阱

  然而,与商品房买卖密切相关的人几乎都豪赌厦门房价“必涨”。一位开发商甚至这样说,房地产持续升温,也是政府乐于看到的现象。因为,房地产持续升温一来验证了这几年政府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争创“花园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来房价上涨使得土地拍卖价格不断攀升,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也在不断增长。

  另外,有些人一直把土地资源稀缺看成厦门房价仍将飙升的理由。但是,事实上目前厦门已建、在建、已批待建的商品房已经可以满足人们未来两三年的住房需求,何况厦门东部仍有一大片土地还未开发,随着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推进、东通道的建设以及人们居住观念的变化,人们或许更愿意到岛外居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一不小心囤积的是“烂房子”,而且自有资金少,主要靠银行按揭,那么,一旦房子的“品质”被人质疑而无法出手,或者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低于按揭利息,那么,囤积者将不得不低价出售房产。如果抛售的人多了,就会导致购买信心突然消失,真正的房地产风险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