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http://www.cnestate.com  新华社  2005/4/5

  近日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达到3514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247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门槛。统计专家认为,长三角地区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统计显示,2004年,长三角地区实现GDP287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长三角经济增速均值达到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和浙江省的7个市。2004年,上海GDP突破7000亿元,苏州、杭州、无锡、宁波GDP分别超过2000亿元,南京GDP接近2000亿元。浙江比重有所下降

  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沿江8市和浙江环杭州湾7市为两翼,形成三大板块。从2004年经济总量分析,上海继续扮演龙头老大的角色。从总量构成情况看,江苏8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的比重达到42.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优势仍呈上升趋势,而上海、浙江板块所占比重则比2003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江苏增速较快

  从增长速度来看,三大板块,上海增速最低,为13.6%;江苏增速较快,8个城市中最高的增速达到17.6%,最低的为14.7%,均值高达15.9%;浙江7市中增速最快的达到17.0%,最低的为13.6%,均值为15.5%。江苏平均增速比浙江高0.4个百分点,比上海高2.3个百分点。从江苏、浙江全省的情况看,同样如此,2004年江苏GDP增长14.9%,快于浙江增速0.6个百分点。

  11市GDP超过千亿元

  长三角16市经济总量形成四大方阵。第一方阵依旧是上海,第二方阵包含超过2000亿元的苏州、杭州、无锡、宁波,以及接近2000亿元的南京,第三方阵由绍兴、南通、台州、常州、嘉兴等5个经济总量千亿元以上的城市组成,总量低于1000亿元的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和舟山属于第四方阵。截至目前,长三角16个市中已有11个市GDP超过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