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不必归咎“地荒” 2005地产酝酿升级

http://www.cnestate.com  深圳晚报  2005/4/11

  在讨论房价上涨原因时,一部分开发商将原因归结为由于政府实行招拍挂政策,使得开发商拿地成本增加,从而间接导致开发商成本增加。但事实上,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是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招拍挂方式得到的。

从日前召开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调查情况座谈会上传出的消息表明,尽管3年多来深圳每年仅供应1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且大多集中在宝安、龙岗,但每年仍有2平方公里的存量房地产用地进入房地产市场。

  “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以供给引导需求”是深圳近几年来在土地供应方面一直坚持的原则。自2001年开始,深圳便开始利用旺盛的市场需求消化存量房地产用地。至今已累计成交147宗,成交土地面积33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61亿元,平均超出底价14%。

  而2004年的深圳土地出让也证明了这一点,企业转让用地在全年土地出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据深圳中原地产的统计,2004年全年土地市场共有44宗土地成交,总交易面积达到近232万平方米;其中政府出让土地约133万平方米,企业转让约99万平方米,实现交易金额超过58亿元。

  大量存量土地的入市,既促进了闲置土地的消化,同时这部分供给也有利于平抑房地产价格。

  据报道,2005年特区内仍不计划供给房地产用地,但这并不表明特区内无土地开发。除了大量的企业“自留地”可以转让之外,陆续开展的城中村和烂尾楼改造将增加一级市场土地的供应,能不能拿到地、拿到什么样的地,都将考验开发商的智慧。而将房价上涨一味推到土地供应政策上,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日前,深圳本地上市房企陆续公布年报。多家公司不约而同表示:要借助行业整合的机会,调整经营战略做大做强。从土地储备、融资渠道、产品创新等来看,深圳房企正处于一种转型升级的阶段。2005年的房地产业,正在酝酿一场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