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向“高”度要空间
|
http://www.cnestate.com 2005/4/13
|
蠡园开发区1992年6月建区,1993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面积仅2.5平方公里,直到2004年2月,开发区所在的滨湖区进行区划调整才扩大到11.2平方公里。目前共有进区企业300余家,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此落户投资,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4月6日,蠡园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俞启弘告诉记者,2004年,蠡园经济开发区实现园内GDP26.5亿,全社会总产出118亿元,1平方公里年创税5.5亿元。单位面积产出在江苏省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A.向空中要土地
俞启弘介绍说:蠡园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二次创业新阶段,所以要更加重视集约发展。
为了节约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提出“向空中要土地”,去年新建了11万平方米的多层标准厂房。据介绍,目前蠡园经济开发区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开发,开发区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集约化利用土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是个向高度要空间的好办法。按照以前的标准,11万平方米的厂房需要占用土地350亩左右,而新建的11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仅用土地110亩,节约了三分之二。并且这批标准厂房的土地全部来自旧厂房拆迁改造,在层高、水电配套等方面与一般厂房完全一致。
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同时,蠡园经济开发区还通过引进高质量项目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他们在加快招商的前提下更重视科学招商,对进区项目特别“挑剔”。项目若要进入,一亩地的投资强度不能低于250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的项目产出强度每平方米不低于2万元、税收要达到800元,开工速度必须控制在3个月以内。
B.一幢大楼的生产力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目前手里有两张王牌。一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蠡园孵化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的7个国家级IC设计孵化区之一,目前建成了1.2万平方米15层高的IC设计企业孵化大楼;二是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
采访团参观了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这个“园”目前还只是一幢1.6万平方米9层高的大楼,“驻扎”着33家工业设计类或软件开发类公司。
无锡奥泰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位于大楼的2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工业设计成果:能够180度旋转屏幕的手机、专为儿童设计的动物宝宝型数码照相机……各种极富想像力和人性化的设计模型摆放在公司展厅里。
经理阎万历介绍,奥泰克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无锡日资企业多,在无锡设立这样一家专门从事工业设计的公司,就是想改变过去电子产品设计对日本的过度依赖。长三角地区成熟企业很多,工业设计成果能够很快地转化成生产力。
孙继宏,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创业服务中心主任。他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也是弱国,因为目前中国制造的绝大多数工业产品还只是仿制。要提高“中国制造”的层次,必须从“中国设计”开始。工业设计园的企业就是以工业设计为龙头,通过自己高智力成果,来带动原创的“中国制造”。
孙继宏介绍说,以国内一流、世界著名为定位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全年产出有望突破10亿元。目前,这些工业设计类公司还只集中在这一幢楼里,下一步,蠡园经济开发区要突出工业设计的鲜明特色,同时加挂工业设计园的牌子,进而把无锡打造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名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