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纵论新政下的深圳地产 2005楼市拐点隐现?
|
http://www.cnestate.com 深圳特区报 2005/4/15
|
关于房地产新政策
姜树荣(置业国际董事总经理):
近期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主题词是“稳定房价”,为了这个目标中央和地方都已出台新的政策,稳定房价,一方面是要控制过快的房价涨幅,国务院3月底出台的“八条意见”更是要求把稳定房价工作提高到一个政治高度,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考核各地方官员;从另一方面来解读这些政策,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的相关调控措施,也并非要大力打压房价,而是一切都是以“稳定”为重,将房价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陈旭东(桃源居集团副总经理):
政府的政策是很及时的,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打击了部分不守规则的开发商,但对于合法、诚信的的开发商来说影响不大,且非常有利。因此,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杜绝了少数不风气和负面影响的蔓延,我们是绝对支持的。深圳房地产市场相对规范,绝大部分企业是诚信经营的,近两年的炒作苗头主要出现在长三角地区,深圳相比之下,规范很多。
曾伟柱(深圳阳光华艺公司副总经理):
自从政策出来,我们非常理解,我们认为此政策并非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规范。政府的政策对于短期投机赚快钱的人有所控制,而对于资金雄厚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形式的中长线投资者影响甚微。政策的出台就是要去掉部分泡沫,让房地产市场有规律地往前走。
江波(绿景地产副总经理):
国家的调控有利于市场的规范,但其实对深圳的影响很小,深圳地产还是处于稳健、实在的发展状态。
王振江(富春东方副总经理):
理性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控。从全国来说,对局部地区地产投资过热、地产价格过高有抑制作用。从整体形势看,不会造成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孙海(招商地产品牌部经理):
我们很支持政府所做的规范政策,对地产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是件好事。政府的做法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公司以前没有过这些做法,一直都是规范的运作,希望其他发展商也同样地规范运作。
李晓平(卓越集团总经理):
深圳的认筹之风起源于1999年,其目的不外乎是稳定提前入市并稳定目标客户,其实认筹本身很难界定是否违反一些政策法规,我们看到汽车市场也有认筹现象,只是到了炒风盛行的时代被炒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哄抬房价的工具。认筹在技术层面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那就是VIP卡的转让,这更加剧了炒作的风气。因此在现阶段,取消违规认筹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稳定房价的办法。
另外,深圳地方政府出台的销售进度网上公示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挤压了炒作的空间,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经济很高的理解水准。
王波(同致行顾问董事长):
禁止违规认筹引起了营销方式上的变化,没有引起房地产产品的供应量变化,不会动摇根本的需求,需求仍然是存在的,在供需两方都没有引起根本变化的条件下,仍然是不能起到根本作用的。
陈旭东(桃源居集团副总经理):
认筹对于大部分开发商来说,主要目的仍然在于摸市场行情,但在操作过程中,确实有部分开发商开始提高认筹金额,10万、20万,甚至100万,这不得不让人认为有变向融资的嫌疑,这样的行为是必须制止的。
曾伟柱(深圳阳光华艺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以前所做的认筹,并非是为了融资,的确是摸市场,自从政策出来以后,我们曾经在即将拿到预售证之前的认筹已经全部退还了认筹金,对于政府的的调整,我们是积极响应的。此次禁止违规认筹的政策出台,是调整游戏规则,面对目前市场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必要进行调整。
江波(绿景地产副总经理):
禁止违规认筹,我们认为对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能起到好的作用,对于本身规范化运作的开发商,只是要做形式上的调整。个别投机性强的开发商,必然被推出市场舞台。留下来的地产商,只要自身抓紧规范化运作,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什么。
王振江(富春东方副总经理):
违规认筹的封杀,在产品自身品质和服务方面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从营销手段上下功夫,这只是房地产运作的个一方面。但对于营销来说,禁止了违规认筹也并非没有了空间,反而促使开发商去挖掘更多、更好的营销方式,有了新的挑战。
关于今年深圳地产走势
张立海(京基地产总裁助理):
房地产行业更加理性、健康发展,未来市场是一个理性的市场,更加规范,更加健康。深圳房价没有大的泡沫,不会大起大落,处于稳中有升的稳定发展状态。我们预计,深圳房地产市场今、明两年不会有太大变化。
“国八条”政策中的其中两条,也有从供需层面提出的相应措施,比如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住房的土地供应,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如果能在现实中得以实施并产生影响就会有动摇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龙固新(德思勤置业董事长):
新的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房价稳定之后行业的利润得到控制,对发展商资金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行业的新进入者会相应减少,市场竞争将会在一个更理性的水平展开,这对市场的培育是有好处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发展商为了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了解需求、产品创新、改善客户关系等方面,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身赖以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
王振江(富春东方副总经理):
深圳地产理性地发展,会越来越好,市场会更加真实。房价稳中有升,增幅会较去年有所减少,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就某个阶段来讲,会有所徘徊。
曾伟柱(深圳阳光华艺公司副总经理):
消费者开始冷静看待市场,慎重思考,风险意识增强。房价会稳中有升,南山、西部等地区房价涨幅空间会稍大些。
江波(绿景地产副总经理):
由于特区内资源相对减少,深圳楼价跌的可能性应该不会有。开发商之间竞争将转向产品精细化,项目会更加精细。关外地价呈逐年上涨趋势,加上深圳人口在关外很集中,因此楼价也是呈上升趋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