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抛盘增24%成交缩50% 楼市渐倾买方市场

http://www.cnestate.com  劳动报  2005/4/15

  从中央到上海地方,调控令牌环环相扣连下数道,对市场供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目前沪上抛盘增加,成交萎缩,楼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专家建议,市民买房不妨等到2005年下半年。

  4月5日,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上海调控房价最有力的一条措施出台。上海房地局规定,上家必须还清银行贷款后,才能将房产转卖下家。这意味着,自2001年启动,一路助推楼市上涨的“转按揭”金融政策宣告终结。

  至此,从中央到上海地方,环环相扣的调控令牌连下数道,并开始对市场供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记者从上海主要房产交易网站和房产中介处获悉,目前抛盘增加了20%左右,而买家多持观望态度,虽然房价依然如昔,但楼市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鉴于楼市进入多空均衡的微妙阶段,专家建议,市民买房不妨等到2005年下半年。   

  买卖比例:从3∶1到1∶3

  记者从网站“房产之窗”获悉,上海市住宅成交均价已连续两周出现下挫趋势,由央行房贷新政实施前(3月11日至17日)的10132元/平方米,回落到(3月25日至3月31日)8880元/平方米。虽然在4月初止跌回升,但在“转按揭”被叫停后,4月9日,成交均价下跌到8465元/平方米,比上日下降439元,4月10日,成交均价7680元,再下降785元。

  由于短期均价变动更多受楼盘差异的影响,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比短期成交均价下跌更有说服力的是买卖双方数量的变化。

  郝愫,上海爱建立好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从“爱建立好信”遍布上海的120家网点反馈的信息看,3月份抛盘比上月增加了20%左右,虽然成交价没有下跌,但买卖双方成交的拉锯时间在增加,估计今后一段时间买方不会很快进场。他判断,上海楼市已经从持续四年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为买卖双方的比例,已经从去年的3∶1转化为现在的1∶3。他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抛盘增加24%,成交萎缩50%

  在“网上房地产”、上海热线等网站的二手房挂牌处,也出现了二手房挂牌显著放量的迹象。“网上房地产”交易系统显示,3月21日到28日,日均挂牌量为104.25套;而从4月3日到7日,日均挂牌量129.2套。粗略算来,近期上海二手房日均挂牌套数增幅24%。

  在抛盘放量的同时,成交量却首次出现阶段性萎缩。“网上房地产”的相关信息显示,与2004年日均800-1000套的交易量相比,3月份的日均交易量基本维持在500-600套之间,萎缩了50%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上海二手房指数涨幅下降0.5%,开始出现卖方抛盘,买方观望状态。

  谁在卖房?谁在护盘?

  参照股市的经验,当机构大户撤退,散户跟进的时候,市场就进入拐点时刻。

  记者的一位朋友,某商业银行理财中心主任,3月份刚刚出手一套房产。她说,先知先觉的人开始卖房了,后知后觉的人还是往里冲,我们银行理财中心一些手里拿着十几套、几十套房产的大客户都在悄悄减仓。

  她卖掉的房产位于闸北区,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这套房产从60万元涨到73万元,她说,涨得太厉害了,像2000点的股票。但她还是保留了一套位于淮海西路的房产用于出租。她认为,内环线黄金地段的房子多由温州人、外国人在买,用的是自有资金,不是靠银行贷款的。决定黄金地段房价的并非利率、税率、按揭政策,而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

  兴居房屋总经理曾立俊向记者反映,在挂牌的卖家中,不少是手中有好几套房的投机客,他们预计未来可能还有调控政策出台。

  他说,置业人群中自住、投资比例各半,即使是投资,也会以中长线投资为主。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买主决定过程明显放慢,心态变得相对谨慎,政策对于买主具有一定影响,但还不足以动摇其对投资前景的信心。

  而郝愫的感受则是,外资进来护盘的迹象比较明显。在其门店里,3月份,外资购房比例高达10%。

  未来房价不会大跌

  上海楼市究竟会向何处去?预测大势从来是一件冒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对近年历经唱衰而始终昂扬的上海房地产市场。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是为数不多的“旗帜鲜明”派。他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涨幅趋缓”,今后这四个字可能要改成“跌幅减小”。他认为,目前房产的租价比实在太低,这说明房子不值现在的价钱。但他不认为房价会大跌,上海的经济在快速增长,房市中的泡沫并不要全部用跌价来消除,而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市民实际收入和租金水平来逐步消化一部分。在房价不会大跌这一点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投资部主任、上海科赛房产投资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曹春尧持同样观点。他指出,央行新政的另一面不可忽视,那就是增加流通货币,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必然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未来房价由于成本的因素不会大降,如果说房价有下降,更多意义上只是相对个人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看看等等年底再买房

  专家们对市民个人买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曹春尧认为,投资或投机房地产的成本已经明显增加,短进短出的获利空间已经不大,甚至还有危险。未来一年,外环、内外环之间,一些配套不全,环境、品质一般的虚涨房屋有一定下调空间。如果是自住或保值,现在可以先看看,等年底,外环线附近大量房源推出后再考虑购买。上海市房地产行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忻建强建议,房产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但市中心环境好的小区内的房子,仍值得购买。

  即使是看跌楼市的尹伯成也认同市中心房产的抗跌能力。意见分歧的经济学者,对于纷繁复杂的楼市走向,在这一点上达成少有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