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出击“组合拳”稳定房价
|
http://www.cnestate.com 今日早报 2005/4/18
|
●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实现住房价格稳定
●2007年,廉租房基本做到“房等人”
●普通商品房中小户型要占70%左右
面对一路高涨的房价,政府将出什么招?昨天上午,在“全省稳定住房价格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一招又一招为了稳定房价的重拳开始出击了。这套涉及面颇广的“组合拳”,目的只有一个:让浙江的房产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
浙江楼市总体健康问题不少
2002年、2003年全省商品房平均价格分别上升13.6%和11.5%,2004年又上涨了15.75%。今年一季度,全省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3.5%,其中,杭州、宁波的房价分别上涨13.8%和11.6%,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二和第六。
去年,全省累计购置土地23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21.5%。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将进一步下降,影响商品房的新开工面积,市场供需矛盾还有可能进一步凸现。
从供应结构来看,主要是面向中等收入阶层的普通商品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房的供应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部分地区投资性购房和投机性购房过热。这也是加剧市场供求矛盾、推动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因素。
主要目标
三年内目标:2005年至2007年,全省建设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商品住房1亿平方米,减少城镇房屋拆迁1000万平方米(与前三年相比),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住房供应紧张的矛盾,基本实现住房价格稳定。
今年目标:新开工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500万平方米,所有市县实施廉租房制度,基本完成2004年年底已在外过渡两年以上的城镇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基本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让中低收入的人有房住
招数一: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公积金制度已成为浙江省职工积累住房消费基金的主要途径。下一步,政府将像推进企业养老保险扩面一样,加快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覆盖面。
招数二: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供给
从今年开始,全省各地列入计划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其用地指标在地方自行解决的同时,省政府将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管理,严格控制经济适用房的销售条件和建设标准。年内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都要实施廉租房制度。
招数三:提高普通商品房供应比重
把面向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当作商品房供应中最主要的一块。通过规划、土地等调控手段,使普通商品房中小户型要占到70%左右。多渠道降低普通商品房的建设成本,努力使普通商品房价与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相适应。
招数四:解决人才引进住房问题
而在解决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的阶段性住房问题上,可以建设一些专项用房,用出租的办法解决。如宁波市供应了一批中低价位商品房(也称为限价商品房),规定销售价格,规定销售条件,这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抑制过度需求
招数一:增加用地供应
住房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要适当增加房地产用地供应。首先应当保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的用地。除此之外,从严控制低密度住宅的用地供应;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供应;严格控制超大户型、超大面积的住宅项目建设。
招数二:完善房地产项目土地招投标制度
“凡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不得参与房地产项目招投标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严格市场准入。积极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的综合评标等措施,改变目前土地出让单纯以“价高者得地”的方式,防止土地出让价格的非理性过快上涨。
招数三:加快现行房地产项目进度
加快已出让房地产项目土地的开发,增加市场供应。继续清理闲置开发用地,查处故意囤积土地、延缓开发的行为。要督促房地产开发商限期开发所囤积的房地产用地,对无力开发以及闲置的土地,超过法律规定期限的,要依法收回。
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措施
采取适当的金融调控措施也是“组合拳”出击的重点,如严格执行央行房贷利率的调整;提高首期付款比例;制定限制购买多套住房、购置别墅、高档住宅等按揭办法的措施。而在商品房销售管理上,“组合拳”也将通过严格执行禁办期房转让、转按揭手续等有关规定,重重地打在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的软肋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