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走势
|
http://www.cnestate.com 2005/4/25
|
一、全球利率市场:在通胀压力日益上涨的情况下,美联储仍将采取稳步提息的政策,日本为使经济走向复苏之路将延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受经济低迷的影响也将继续保持现行的利率水平不变
美联储于2月2日和3月22日分别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75%。至此,联储自去年6月以来以每次25个基点共计7次加息。一季度美联储提高利率主要是为了遏制通胀压力,其对通胀的担忧源于国内、国际两方面。从国内看,此前的经济强劲复苏也导致通胀反弹,而巨额财政赤字更可能加剧通胀;从国际看,油价飙升加快了全球的通胀涨速,而美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首当其冲,同时全球的财政赤字问题亦可能加剧全球的通胀。预计在通胀压力难以消退的背景下,美联储将坚持稳步提息的政策。
日本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仍保持“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不变,经常账户的结余目标金额仍维持在30-35万亿日圆。日本央行重申,如果市场出现危及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将提供高过目标的资金。由于一季度日本再次出现经济下滑迹象,因此日本央行对调整货币政策持审慎态度,预计日本在近期将继续维持现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基准利率在2%的60年低位不变。尽管油价上升带来的通胀风险可能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的脆弱性,但由于欧元区总体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欧洲央行为了提振经济仍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另外,欧元区12国经济冷热不均,也使得欧洲央行在制定统一的利率政策时,陷入升降为难的境地。这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尤为明显,如法国和西班牙等国房地产价格高涨,德国房地产市场却连续几年低迷,欧元区的单一利率难以有效地服务于12个成员国。但在欧元区经济总体增长疲软的形势下,预计欧洲央行将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不变。
二、全球外汇市场:美元反弹,欧元回落,英镑盘整,日元疲弱
2005年初,美元暂时摆脱了持续跌势并触底反弹。受美联储加息刺激,2月9日美元指数1最高收于82.86点,比去年底上涨4.29%。此后由于美国公布的财贸赤字再创新高,美元汇率有所回落。3月下旬美联储再次加息,同时随着通胀压力加大,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的升息步伐将加快,美元汇率因而再次上扬。截至3月31日,美元指数收于81.67点,比去年底上涨2.79%。但鉴于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仍然严重,加之美国资本净流入较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等因素,预计今年美元仍呈颓势。
受美元反弹的影响,2005年初欧元兑美元汇率快速下滑。2月8日欧元汇率最低收于1.2783美元/欧元,比去年底下跌了5.58%。主要原因:一是欧元兑美元前期累计升幅过大;二是欧元区经济增长差强人意;三是欧洲中央银行升息的可能性不大。此后欧元再次上攻,但最终还是受到美联储升息的打击而下挫。截至3月31日,欧元汇率收于1.2969美元/欧元,比去年底下跌了4.2%。预计今年欧元将呈现强势整理的态势。
2005年初,英镑汇率也受美元反弹的影响而下跌。但英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通胀率为30年来最低,利率达35年来最低,就业率则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英镑兑美元的跌幅最小。截至3月31日,英镑汇率收于1.8888美元/英镑,比去年底下跌1.42%。预计英镑汇率今年仍有较好表现。
在主要国际货币中,2005年日元汇率表现最为疲弱。截至3月31日,日元汇率收于107.22美元/日元,比去年底下跌4.23%。日元汇率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美联储加息对日元形成持续打压;二是日本尚未完全摆脱衰退阴影;三是日本政府对汇率上涨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可能实施干预以防止日元升值。预计今年日元汇率将总体呈弱势。
三、全球股票市场:先扬后抑,日欧表现好于美国
受美联储多次升息影响,美国股市2005年开局即震荡下行。1月25日起美国股市开始迅速反弹,3月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1225.31点的近年高点。此后在油价大幅上涨以及美联储升息预期加快的影响下,美国股市再次快速下挫。截至3月底,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1180.59点,比去年底下降了2.59%;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收于10530.76点,比去年底下降了2.59%;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1999.23点,比去年底下降了8.1%。
在美国股市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也经历了“跌、涨、跌”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受油价上涨的冲击也不如美国明显,因此其他国家的股市整体表现好于美国。截至2005年3月底,与2004年末相比,德国DAX指数上涨了2.18%;法国CAC40指数上涨了6.45%;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了1.66%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了1.57%。在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下,预计今年全球股市将以盘整为主。
四、美国国债市场: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跌后涨,短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
进入2005年,伴随美联储继续稳步提升联邦基金利率,美国中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却反常下跌。2月9日,美国5年、10年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最低跌至3.57%、3.98%和4.36%,比去年末分别下降0.04、0.24和0.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油价大幅上升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市场进入债市避险的需求加大;二是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在持续升息效应的带动下,美国中长期收益率最终反弹。截至3月底,美国5年、10年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4.17%、4.5%和4.77%,比去年末分别上涨0.56、0.28和下跌0.05个百分点。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向上的趋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美国期限较短的国库券收益率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同步上扬。截至2005年3月末,美国13周国库券收益率收于2.72%,比去年末上涨了0.54个百分点。
五、全球黄金市场:国际金价小幅下跌
2005年初,受标价货币美元汇率上涨的影响,国际金价在震荡中有所下跌。截至2005年3月底,伦敦黄金市场下午定盘价为425.15美元,黄金G5指数收于135.02点,分别比去年底下跌2.4%和0.4%。但随着油价走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预计今年国际黄金价格将会有较好的表现。
六、全球原油市场:原油价格再创新高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预期,欧佩克组织2月16日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平均日需求量为8378万桶,比上年增加2.11%。受此影响,在去年10月大幅回落之后,2005年初国际油价又掀起一轮上涨风暴。截至3月末,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收于54.23美元/桶,欧佩克七种市场监督原油周平均价格收于49.6美元/桶,分别比去年底上涨24.81%和48.99%。原油价格再次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本面使原油需求高居不下;二是西半球天气持续严寒,用油量大幅上涨;三是市场上囤积原油等投机行为依然猖獗。欧佩克组织部长级会议3月16日决定将原油日产限额提高50万桶至2750万桶,并宣布可在协商后将日产限额再提高50万桶。上述措施可能会放缓原油价格的涨速,但总体上看,今年国际原油市场以涨为主,预计油价将在55美元/桶的高位徘徊。
七、国际银行业:并购继续升温,业绩不断改善,业务结构调整,私人银行兴起
首先,国际银行业并购方兴未艾。2005年1月10日,渣打银行击败汇丰银行,以3.5万亿韩元合33亿美元的报价成功收购了韩国第8大的韩国第一银行。2月18日,日本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日联银行达成了总金额约3.99万亿日元(合380亿美元)的合并协议,合并后1.8万亿美元的资产将使其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其次,国际银行业绩迅速增长。2005年初,美洲银行公布2004年净利润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31%;汇丰银行公布的2004年净利润增至118.4亿美元,同比上涨35%;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公布的2004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再次,国际银行业务整合不断进行。1月底花旗集团同意将其名下的旅行者人寿保险以115亿美元出售给大都会人寿保险,从而实际上从保险业务撤出。最后,私人银行业务方兴未艾。除美国以外,欧洲以及南美的多家银行近期也在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德国商业银行计划在2005年增开两家国内分支机构以求获得更多的私人银行客户。韩国的国民银行、友利银行、新韩银行和韩亚银行也都在2005年加大了招募私人理财专家的力度。总而言之,经过进一步并购、整合和发展,2005年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望较大提升,业绩有望取得飞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