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05地产新政 严打地产炒作 整顿地产广告

http://www.cnestate.com  南方都市报  2005/4/28

  据深圳市房管局有关人士透露,除了目前的措施之外,将来还会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出台。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的工作,房价被提升到了政治高度,政府负责制跃然而出。对房价上升过快控制不得力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这似乎表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从金融、土地政策的“软着陆”,进入到“政治任务”的高度。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这个时间段内迅速作出反应,正可谓是“高调回应了上级部门的要求”。

  据深圳市房管局有关人士透露,除了目前的措施之外,将来还会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出台。该人士表示,深圳市有关部门对市场风险一直都有防范,并认真研究相关办法,以保证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

  深圳房产新政,已经开始……

  严厉打击房地产炒作

  ◇ 政策要点

  3月31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4月1日起,禁止一切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以任何形式开展“认筹”活动。4月1日前已进行“认筹”活动、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必须立即停止“认筹”活动,开发商全部退还“认筹诚意金”,并要求以十天为限。

  2005年4月4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颁布《关于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严禁非法炒卖房地产的通告》。具体如下: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领取《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前发生“内部认购”、“内部认筹”、“内部登记”等行为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q年审扣分、暂停相关业务的处理,并视情节轻重依法进行查处。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十五日内,必须到房地产登记部门办理合同备案手续;逾期不申请备案者,主管部门将暂停其售房业务。

  三、《房地产买卖合同》备案后,房地产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解除合同备案手续。依法定程序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可向房地产登记部门提出解除备案申请。

  四、已批准预售的房地产项目名称、面积及套数,主管部门将通过网站(www.szfdc.gov.cn)公布并及时更新,保证房源信息的公开、透明。

  ◇ 市场反应

  这一整顿是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大地震”。

  “禁筹令”一出,尽管几乎所有房地产企业都大呼“突然”,但大多数楼盘还是立即停止了“认筹”活动。一些安排好新项目产品发布会的楼盘,也临时取消了原定的大规模认筹计划,改为“诚意客户申请”之类的活动。此外,过去在各类媒体上频频见到的“认筹”广告都已不见踪影。
部分主流开发商还在第一时间公开发布了“全额退还认筹诚意金公告”,承诺为客户办理相关手续,并称国土房管局上述文件“出台及时,富于前瞻性,有利于深圳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4月11日,万科、荣超、招商、联泰、京基等首批79家房地产企业,承诺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由于认筹是中介的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取消认筹对二手市场影响较大。

  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都停止了“认筹”活动,但还在接受“意向客户”的“登记”,另有一些开发商又推出了名为“内部咨询”的新活动。据了解,此类活动目前都接受“意向客户”的登记,但不需要交钱,也无需排队。

  “禁筹令”规定了10天的自我检查期,也就是说,真正的查处行动在4月10日之后开始。深圳市国土和房产管理局的有关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禁筹令”效果良好。

  ◇ 记者点评

  “禁筹令”、“封杀令”是政府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一种积极举措,目的在于打击非法炒房,防止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深圳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健康成熟,发展商和置业者都相当理性,相对于全国出现的泡沫,深圳市场炒楼问题并不严重。虽然在房地产热销的情况下,市场投资者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炒房比例仍然徘徊在10%左右。

  “禁筹令”的实施也意味着开发商的“销控”战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个措施也迫使开发商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以优质楼盘来吸引买家,对开发商自身的发展是件好事。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上述四项措施的出台,基本可杜绝在办理产权证之前“炒作”行为的发生。而一旦办理完产权证,即便有“炒作”,也只可能在三级市场中(就是平常所说的“二手楼”买卖)进行交易。而如此一来,因为三级市场交易周期较长,需要交纳相关的税费,客观上为“炒作”制造了重重困难。
整顿房地产广告

  ◇ 政策要点

  1.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发布销售广告的,或以“内部认购”、“内部认定”、“内部登记”等方法发布广告的;

  2.未清楚表示实际销售价格,未明示价格的有效期限,未明示计价标准的;

  3.项目位置不以实际距离表示,而以时间表示的,或项目位置示意图不准确、不清楚、比例不恰当的;

  4.涉及尚在规划或建设中的商业、交通、文、教、卫设施及其他市政配套设施等,未在广告中注明的;

  5.售楼资料上明示的内部结构、装修标准、材料、设备、竣工交付使用时间等未能真实、准确、清楚地表述的;

  6.使用建筑设计效果图或模型照片而未在广告中注明的,或利用其他项目的形象、环境作为本项目效果的;

  7.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做宣传的;

  8.含有开发企业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承诺的;

  9.出现减免或赠送若干年物业管理费的;

  10.涉及贷款服务,未载明提供贷款的银行名称及贷款额度、年期的;

  11.出现售后包租或变相售后包租内容的;

  12.销售广告中未载明开发企业名称的;

  13.销售广告中未载明预售许可证号的;

  14.中介服务机构代理销售,未载明该机构名称的;

  15.含有风水、占卜等封建迷信内容,有悖社会良好风尚的;

  16.出现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乱评比、乱排序等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内容的,或使用的评比、排序失实的;

  17.出现融资或者变相融资的内容,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承诺的;

  18.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

  ◇ 市场反应

  通告发布后,深圳众多房地产企业在寻求对策的同时也对政府的动作予以回应,一些发展商也改变以往大力宣传销售成绩的做法,开始保持缄默。深圳本地传统媒体上的楼盘认筹宣传基本销声匿迹,户外大型路牌广告上相关内容陆续被撤下。

  引起这一整治活动的英达利科技园,因盗用政府名义炒楼已被政府强制停止售楼,市工商局对其进行21.4万元的罚款,福田区将有关政府补贴资金冻结。另外,一些商铺也撤换、更改了宣传资料,投资回报等字样也已经替换。

  ◇ 记者点评

  整治之前,深圳多数楼盘都有违规现象,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做宣传,出现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乱评比、乱排序等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承诺的等时能看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楼市的正常规范化发展,影响市民购房选择。
打击违规广告,越严越好,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