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宏观调控打出组合拳 今年全省土地供应大放量

http://www.cnestate.com  华西都市报   2005/4/29

  在国家宏观调控房价一系列新规相继出台的形势下,我省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总量和房价走向有何新的变化?27日,在由省招商局、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政府驻川办事处、四川浙江企业联合会联合召开的“四川房地产开发走势研讨会”上,记者从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白跃新副处长处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供地总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2.3%,经营性用地也有相应的增幅。
  
  据透露,今年一季度成都地价同比上涨了2.13%,今年全省供地总量为9000多公顷。据悉,有关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后认为,与构建全省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相适应,这个土地供应量是合理的。据白跃新副处长介绍,全省的土地监测系统目前正在构建之中,成都将是重点监测的区域。针对与会浙江入川开发商普遍关注的房价、地价走势以及政府部门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详尽的答复。

  宏观调控打出“组合拳”

  4月27日,国务院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八项措施,可谓平步惊雷。

  回顾这段时间以来,政府宏观调控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今年3月17日,央行出台了以调高房贷利率、提高首付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房贷新政策,抑制房价猛涨,控制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紧接着在3月26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简称“国八条”),也显示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偏紧的宏观调控的决心。期间,开征物业税也陆续放出风声。银监会在近日也表示,将对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重庆八大城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进行全面检查,可能再掀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又一次风暴。现在在上海召开全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形势座谈会后,国务院又出台最新的八项措施。可以说是政府打出了宏观调控的一套“组合拳”

  看到最新的八条措施,人们很容易想到国务院以前已经提出的“国八条”,在比较两个同是八条的要求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两个“八条”是一脉相承的,“国八条”是对省、市政府提出的稳定房价的要求,更宏观一些,是对大局的协调。而八条措施则更加细化,明确地点出了规划、土地、税收、金融及房地产主管部门在当前应该着手的工作重点,保证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供应,成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杀手锏”。八条措施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一些解决房价上涨的手段,而且更加实际。

  总之,就像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调控决不是全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