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地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http://www.cnestate.com 信报财经新闻 2005/5/9
|
近五年来,内地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城市面貌随之焕然一新;发展之快,以至在某些城市出现房地产泡沫,导致今日激烈的“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本文不想加入“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某些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泡沫应是不争的事实,也并不奇怪;至于泡沫有多大,则见仁见智,需要科学的、定量的和仔细的分析。本文只想指出,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必然产物。
住、行、服务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六年的改革开放,从衣、食、用商品总供需的角度,已从高度短缺转变成了剩余,起码就城镇而言,人们日常生活的传统五大要素─衣、食、住、行、用,应该说已经解决了前两者,并基本解决了「用」。当然,在衣、食、用三方面,特别是在「用」的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档次尚有待提高;但就消费量和供需关系而言,与发达国家没有太大差别。君不见各类餐馆天天爆满,百货商店人满为患,街摊小贩遍地可见,家用电器家家齐全,匆匆人群则手机在耳,中国城市的手机使用率不低于大多数外国城市,便可见一斑了。
那么为何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刚过一千美元,与发展国家仍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差就差在传统生活的住、行方面和现代生活的服务方面。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便必然是向着解决住、行、服务问题的方向往前推进。
住、行、服务,何者为先呢?虽然三者互为关联,应该是住为先。从人们传统上经常说的「衣、食、住、行」的排列便可看出,住是人类生活仅次于衣、食的第三大需求。况且,上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国人民都是在为衣、食问题而奋斗,住的问题一直未提上重要议程。直至本世纪初,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衣、食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住的问题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却远未达到衣、食问题的改善程度。人们当时发现,我们在衣、食方面,已不比其他国家差多少,尤其在食的方面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当看到,无论是亲眼还是通过电影、电视或杂志,他国人民的住房条件时,无不感到自己住房条件大不如人。
这就导致了政府、人民和商人们的共同感歎:是时候解决住的问题了,进而激发了大家的共同愿望:大力地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这就是新世纪初中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
房地产发展滞后
再来看看这五年房地产蓬勃发展的结果。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城镇居民住上了新房。应该看到,这五年中国新楼盘的质量与前五十年甚至前二十年不可同日而语,并已逐渐向国际水平看齐,大都参照香港或新加坡的设计并使用相同或相似材料,其中高档楼盘的质量已接近香港楼盘的水平而单位面积更大;装修水平亦是如此,且部分住宅的个性化设计令香港人都啧啧称奇。家用电器的配置更是样样齐全且新颖现代,大概除日本人外无人难望其项背(这当然与中国人的消费偏好有关)。这样,这些人的住房水平,虽不能与欧美人别墅型住宅的水平相比,应该不会亚于人口稠密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般住房水平。
因此,住进了新房的人们可以说基本解决了生活的第三大需求─住的问题,总体生活素质实现了又一个飞跃。待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住进了这样的新房,加之在改善行和服务方面的进展,就可以说中国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待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住进了这样的新房,就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这将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目标,且还需要国人好几十年的努力。再下一步就是解决行和服务的问题了,又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届时中国经济将全面现代化,中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努力消除个别城市泡沫
这一现代化的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必然出现很多问题。当前一些城市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便是问题之一。现在政府、经济学界和公众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努力消除这一泡沫。这是必要的和正确的。期望泡沫能够尽快地消除,以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解决住房问题的一天早日到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