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宅投资哑火了 商铺市场顺势走红

http://www.cnestate.com  青年报   2005/5/13

  从3月17日上海房产营业税开征抑制房价虚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受此影响,消费者纷纷持币待购,市场成交不是很理想。据悉,最近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房成交量都大幅萎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区商铺成交量却风生水起。

  商铺市场异军突起,与最近的系列政策密切相关。“两会”刚结束,央行便提高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还有房地产税将开征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神经,消费者开始进入观望状态,需求市场委靡不振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发展商都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考验,面临着回笼资金的压力。连续多年的住宅、商铺物业比例明显失衡,商铺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过小,尤其是中心城区需求缺口比较大。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商铺等“紧俏”投资产品的需求却很大。目前,住宅用房的投资回报率基本上在3%-5%,而商铺的投资回报率则为8%-12%,有的甚至达到15%以上,自然成了居民闲置资金的用武之地。而且商铺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不会因房龄增长而降低其投资价值,不会遇到一般住宅用房的折旧问题。相反,好的商铺因其稀缺性,会随着商圈的成熟不断相应升值。

  更为有利的大环境是,随着百货业、连锁业、金融业、服务业的率先开放,国外零售业巨头已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为应对新的竞争态势,上海许多银行、零售商已开始展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其中商铺作为商家的必争之地,自然占有重要地位。而连续多年两位数的GDP增幅自然将催动商业的繁荣,进而招来商铺需求的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