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扛大山”买房不如潇洒租房
――访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
|
http://www.cnestate.com 每日商报 2005/5/16
|
曹玉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受聘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软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特约常务理事。兼任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专著和参与编写书籍十余部,发表论文上百篇,代表作有:《宏观调控机制创新》(曾获国家计委机关科研成果一等奖)、《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薛暮桥价格研究奖)、《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论经济成长新阶段》等。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宏观调控就是打老鼠”,曹玉书对此一笑了之,他说:“应该比喻成开车更为贴切。”
超过半数的杭州市民都认为楼市有泡沫,曹玉书却认为,“有实际需求就不能说有泡沫。”
原材料上涨的浪头何时会波及到市民身上?曹玉书让大家放心,有风挡着,浪头沾衣不仅力不足且需要时间。
4月30日上午,在由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主办、每日商报协办的“全球通浙商俱乐部投资尖峰论坛”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教授。关于“在宏观调控下房价何时会降?”、“原材料上涨物价是否会涨?”等目前市民最关注的问题,曹教授用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打老鼠”和“开汽车”
宏观调控以来,高涨的投资热情开始遭遇冷空气,地方经济增幅明显回落。地方为此传出了这样的说法,“宏观调控就是打老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项目上得差不多了,宏观调控一刀下来,就切掉了老鼠的尾巴;中部地区相对发展缓慢的,项目上了一半就中刀,老鼠被拦腰截断;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项目才来了个头就挨了刀,老鼠被正中脑门,一刀毙命。”
曹教授说,这种观点是那些投资受到阻碍的投资者们不客观的比喻,无论哪个地区,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属于能耗低、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政府不仅支持而且是鼓励发展,并没有“一刀切”的概念,比如太原特钢项目,就是在宏观调控期间批下来的,为什么它没有被砍?确切地说,宏观调控应该比喻成“开汽车”,政府就是司机。
做司机的都知道,开车要保持既快又稳,超速越多,危险系数就越大,所以当车速太快的时候司机就应该抬把脚,放缓速度;其次,不能让车有毛病,早发现早解决;另外,在马路上还得注意左右微调,保证行车安全,宏观调控也一样。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地方有个农民种大蒜,别人都没种,结果他发了,第二年,所有的人都种大蒜,可想而知结果会是如何。所以适当在宏观角度上来调节是必要的,房价也是一样,当投资过于旺盛的时候,应该适当抑制。
高房价不一定是泡沫
房价一直牵动着杭州市民的神经,每涨一个点,神经末梢就会振动一下。“房价到底何时能降?”“宏观调控何时能在房价上起作用?”人们的目光紧盯在这些问题上时,自然也就忽视了其他信息。“房价是由市场来决定。”曹玉书幽默地说,我要是知道何时房价能涨能跌,那还不成巨富了。
房地产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不少来自市外省外的人,经过奋斗积累了财富,就希望能够改善生活。杭州的环境搞得相当好,城市也非常具有竞争力,这些都是吸引有钱的人来杭州消费的动力。
本来杭州房地产涨价,杭州居民工资也该相应提高,但实际上不是,这是因为杭州买房的人跟供房者不对称,买房的是来自各地的有钱人,这样一来就导致需求非常旺盛,而杭州土地供给又特别有限,资源的稀缺又给这堆原本就很旺盛的火添了不少氧气,供给和需求的天平自然就倾斜了,房价就猛涨。
所以当有人议论杭州楼市有多少泡沫的时候,曹玉书就摇头:“产生泡沫是没有需求而热烈炒作行为的后果,而杭州的房价是有需求支撑的,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泡沫。有钱啊,他确实能买啊。”
当“投机”变成中性词
“投机”在人们心中往往是“不道德”的代名词,对于炒房子,曹玉书先生说,任何一个行业,它在快速发展或者比较兴旺的时候,就必然有投资,也必然有一定的投机,不能幻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完全地消除投机,因为投资和投机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界限。
应该把“投机”看成是一个中性词,有市场空间,就会有人投资,也会有人投机。只要投机者作为投资者在法律的框架内去操作,那就得允许,因为投机者也是作为一个资本所有者,他要让他的资本升值,资本的天性就是要攫取利润,只要是选取了市场经济这条道路,就该允许资本升值。但是,如果投机者无视法律,去搞恶性的炒作,那么法律就应该制裁他。
反过来看,有投机者涉足的领域,就证明这个领域是有市场和作为的,所以,只要抓住机遇,完善法律框架,就能引导这个行业更好地发展,如果是因为法律框架不完善,给了投机者可乘之机,那只能说是政府在执政能力上还存在缺陷,应该弥补,一味怨天尤人只会错失发展良机。
与其“异想天开”,不如安心租房
可能是传统思想在作怪,中国人特别看重土地和房子,不少人一辈子的理想就是买套房子。殊不知,如今的房价,不少人即使花一辈子的时间都换不回。那么还不如安心租房,因为租房也有租房的好。“每个人都能买到房子,既没能力也没有必要。”曹玉书先生说,没能力是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挣那么多钱去买房子;没有必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人才不该束缚在一个地方,劳动力人才需要流动,大家看好杭州,在杭州买房子定居了,将来杭州人满为患,当你想走的时候,房子就成了牵拌。租房子就方便多了,人一走家就搬了。这样就促进了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劳动力能合理的流动,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经济发达的一个动力,所以年轻人并不需要急于买房,先安心租房子,等有能力有必要的时候再买也不迟。
据资料显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租房率都超过了30%,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每个月留下房租,其他的钱就可以去旅游、培养爱好、学习进修,这样潇洒地生活远比那些勒紧裤腰带,顶着压力还贷的生活要滋润得多。所以我们该是改变观念的时候了,除非是真的有钱,不然何必让一套房子毁了自己最该潇洒的几十年。
今年物价稳定,请居民们放心
随着原油、进口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生产企业开始步履维艰,成本的上升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尽管高达10%以上的原材料上涨率并没有传导到最终的产品价格,可居民的心还是悬浮不定,“上游发洪水,下游哪有不遭殃的?”
“上游成本上涨并不一定跟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成正比。”曹玉书说,对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往往通过6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传导到下游居民消费品价格,而传导到下游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时候,这个价格也不是那么容易涨上去,因为还有一个市场在调节。
举个汽车行业的例子,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的确会影响到汽车成本的增加,但生产商提价并不容易。一个要考虑到市场,从供需关系看,汽车供应还是比较充沛的,一方提价就会流失客户群,消费者当然会选择质量相当而价格便宜的;其次如果A企业通过节省资源、提高技术和效率来重新拓宽利润空间,那么它就可以不涨价,那么其他企业即使利润低也总比关门好;另外,汽车的可选择性比较强,所以哪个也不敢先提价。当然,物价上涨还有很多因素,“但今年物价将保持稳定,请居民们放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