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加减法——看扬中市怎样挖掘土地潜力

http://www.cnestate.com    2005/5/16

  针对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因地制宜,通过落实规划、开垦荒地、买土节地等,切实做好节地、垦地、造地文章,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走出了一条条集约用地的新路,实现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规划省地

  扬中市人均耕地不足6分,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扬中特殊的自然环境,村民一般选择高处建房,因此居住比较分散,户均占地面积达612.4平方米,人均面积达221.4平方米。村庄大多呈条形,前面是河,后面是港,村民宅基地很不规则,而且各户占地面积大小不一,房屋高低错落,浪费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

  1990年年初,扬中市开展了土地资源大调查,编制了《扬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据规划对乡村零星的、松散的居民点进行整合。1995年,又制定了《扬中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1997年,扬中市对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集中、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特别对农村居民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规整,制定了详细的用地规划,把原来的2084个自然村规并成521个居民新村,新规划后的居民新村比原来节省土地36687亩。该市规定,村民无论新建、翻建还是扩建,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居民点建设详细规划。到2004年年底,扬中市已有5011户居民搬进新村,腾出土地5000余亩。

  垦荒增地

  扬中市地处长江中的冲积沙洲,耕地后备资源很少,能开发复垦的荒地十分有限。在开发复垦土地上,扬中市重点抓“四平”还田。

  一是平坟还田。1997年,扬中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返田工作,工作人员深入村组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宣传惜土如金、节约用地的同时,认真组织调查,落实好迁坟补偿。经过各方努力,全市76300多座坟头被全部平整后,还耕面积达2000余宙,扬中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没有坟头的目标。二是平窑还田。长期以来,由于建窑取土烧砖、烧石灰,沿江一带有不少土地被占用和挖废。1995年春,扬中市对砖瓦窑场进行了全面清理,先后拆除砖瓦窑45座,对窑场旧址、挖废地逐一进行整理,使1000多亩废弃地重新披上了绿装。三是平宅还田。扬中市成立了土地复垦中心,组建了土地复垦专业队,研究制定了复垦规划和计划,建立了土地复垦项目库,常年不断地开展旧宅基地复垦工作。近10年来,全市共复垦旧宅基地3000余亩,其中大部分用于耕种。四是平荒还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扬中市不惜花大力气对百里长堤加高防潮、固坡止塌,江堤内外的一些土地被挖得坑坑洼洼,不仅土地荒废了,还影响了水系畅通。扬中市通过进行土地整理,使2450亩土地恢复耕种,并建起了配套设施,做到了旱涝保收。

  买土节地

  扬中人视寸土为寸金,不惜花巨资去邻近的丘陵山区买土搞建设,解决了挖土废地、“割肉补疮”的矛盾。

  买土筑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扬中市修建了许多城乡大道。修路必须先筑路基,要筑数百公里长的路基需要的可不止一点半点的土土源从哪来?按常规思路就是沿路挖田取土。扬中市有关部门打听到邻近丹徒、丹阳等地丘陵山区有不少小山包需平整复垦,正担心多出的土没地方处理,决定变废为宝,靠山“吃”山。双方一拍即合,两地签订了买土协议。就这样,一车车山区黄土运到了扬中市的筑路工地上,数百公里长的路基修好了,没有挖废一分耕地。

  买土填河填港。扬中市的港道河塘特别多,好多港道坑塘都是废弃的。近年来,扬中市结合城市化建设,大力整治废河弃港。目前,全市除通江大港以及主要港道外,其他69条废河港总长82.6公里的水面全部被填实。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扬中市先后到江南丘陵山区买土达1000多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7500亩。

  水上造地

  扬中市在节地挖潜上不断创新思路,不但靠山“吃”山,还靠水“吃”水,实行水上造地。

  扬中市有“江中明珠”、“花园城市”之称,可是这座城市却没有一座公园。扬中市决定向闲置江滩要地,投资2000多万元在水上建公园。1998年年初公园建成了,这是一座面积达500亩的全国首家国土公园,没有占用一分耕地。

  为了节约土地,扬中市还对港道进行整治,浇筑了大型的水泥预制管道,埋设在港道里,上面铺上土石,路下面排水排污,路上面行车行人搞建设。在扬中市,有不少市政大道都是在对原有河道进行整治后建成的,避免了占用耕地。

  扬中市地处鱼米之乡,却没有在农田里挖废一分地建池塘养鱼,而是在江滩搞围堰养鱼、拉网养鱼。扬中岛外的小岛雷公岛,原来是潮涨水茫茫,潮落地放荒。近年来扬中市投资近100万元在那里围堤筑坝,开垦耕地250亩、林地130亩、果园130亩,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这块多年废弃、无人问津的滩涂变成了水上副业基地。

  盘活闲地

  扬中市在严控增量的同时,注重盘活存量,引导企业集约用地。扬中市国土资源局每年都安排用地科、地籍科、土地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对一些机关、企业、学校因撤乡建镇、镇村合并后留下的空心院、空心房认真细致地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及时盘活利用。2004年,扬中市新上68个建设项目,利用闲置土地1500亩,节约了大量耕地。

  扬中市还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对企业“退二进三”的土地先予以收回储备,再对用地项目进行评估供地。原扬中仪表化工厂倒闭后,扬中市局及时将60多亩存量建设用地调给华程集团公司使用,该公司的钢管项目及时上马,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