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季度地价增幅为何居首

http://www.cnestate.com  华商报   2005/5/18

  外地企业纷纷抢滩、西安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使然,随着政府储备土地逐步完善地价将趋于平稳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全国各大城市土地价格上涨幅度,西安位居首位。于是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是西安的土地供应紧缺所致,果真如此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西安地价增幅为全国之首

  新华社于本月初发布了国土资源部《200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其中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部分大城市地价变化异常,其中西安总体地价的增幅为6.00%,居全国各大城市地价增幅的首位。

  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管理处卢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情况看,西安与全国的用地供应水平基本持平。而土地招拍挂,开发企业一定考虑到了成本和利润,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土地短缺造成地价和房价的上涨。

  房地产估价咨询资深人士雒爱萍认为,去年8月31日以后,随着国家经营性土地协议出让叫停,今年一季度西安市土地交易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市场土地交易量急剧下降,土地交易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土地增值潜力较大的开发热点地区,从而造成短期内交易价格提升较大。另外,去年以来的西安市住宅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房价上升较快,造成开发商普遍对房价有良好的预期,愿意支付较高的地价,也是地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地开发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上海、北京等热点地区相比,处于地产开发二线城市的西安,综合用地和商业用地价格只有1211元和1776元,于是,去年以来,外地房产开发企业纷纷涌入西安,这就形成了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对黄金地块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抬升了西安的地块价格。这样的观点似乎也印证了用地紧缺的观点。但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么?这是唯一的因素么?

  结构性矛盾是主因

  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开发商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陕西益德公司的魏副总经理认为,造成增幅第一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刺激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拉动了地价的上扬;再一个是西安地产开发处于二线地位,地价基数低,房地产开发起步晚,一些商业设施相对落后,需要重新改造;三是西安是西北的龙头城市,连接中部和西部南北,位置优越,商业辐射力和辐射范围宽广,发达的商业需求也拉动了相关用地价格的上涨。中登集团总裁宋玉庆表示,西安地价的上升主要是规划用地供应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主要就是在规划时,住宅用地规划偏少,特别是在重要的热点路段只有综合和商业用地规划,这样的规划造成的供地结构很不合理,客观上造成在区域用地上的不协调。国世通地产销售总监刁建明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几年西安用地向郊区的快速扩张,城区拆迁改造,一些开发商从一线城市向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的转移,外来开发企业的增多和地价的相对偏高,都导致了西安地价的攀升。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认为,事实上,从去年到现在,几乎没有几宗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就说明,西安的土地供应并未紧张过,有的开发商还利用手中的多块土地“炒楼花”,无形中也推动的开发用地的成本,很显然,西安土地价格升涨是多个原因作用的结果。

  政府有关部门人士表示,总体来看,西安市今年一季度地价涨幅尚属正常。从全市土地供应趋势看,随着政府储备的土地逐步投放市场,地产市场交易也将更加规范,地价将趋于平稳。5月14日,西安市对外称,3000亩开发用地将向社会挂牌,对于开发商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