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汪民、胡伟、邹玉川出席并致辞
|
http://www.cnestate.com 中国地产投资网 2005/8/17
|
由中国土地学会主办,新疆国土资源厅、新疆土地学会协办的“2005 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8月12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胡伟、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邹玉川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
为表对该会议的关注,中国地产投资网总经理徐兰女士也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汪民说,多年来,两岸的土地专家学者,每年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土地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促进了两岸土地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骨肉同胞的了解和友谊。这次会议的主题对于两岸不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两岸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左起:黄小虎 里加提·苏里堂 杨松龄 张维一 汪 民 胡 伟 邹玉川 谢亚涛 林英彦 陈宝奎)
汪民说,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陆的不动产开发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近十年来,大陆净减少耕地1亿多亩,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1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除退耕还林等结构性调整因素之外,破坏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不动产开发和投资领域,如何利用市场手段、运用价格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前的一大课题。
汪民强调,前一段时间,一些地区和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及时做出了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决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配合其他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控力度。今年上半年,中低价位住宅用地供应占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7.4%提高到71.2%,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的供应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近6个百分点,达到59.5%。二是加大闲置地清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如广州市颁布了《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办法》,从5月1日起正式征收土地闲置费。今年上半年,全国存量建设用地占供地总量的比例达到5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打击非法炒房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如通过采取一些财税、金融、交易管理等相关政策措施,减少投资需求和抑制投机需求。四是加强土地供应和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如北京市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预警预报和监测体系建设。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表现为:个别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房价、地价涨幅开始回落,房地产投资规模增幅也在回落,投机性购房得到初步遏制;经过大力宣传,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逐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接受和理解,大众的住房消费已开始趋于理性;部分房地产商的不法行为得到不同程度遏制。
汪民最后指出,不动产的投资开发,关系老百性的安居乐业,关系城市化的健康推进,关系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已向社会全文公布,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旨在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不动产登记法正在制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胡伟说,国土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发展的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与全国相比,新疆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这是新疆引以为自豪的,同时,这也是新疆加快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美好愿望的优势和潜力。多年来,新疆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在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土资源法规体系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自治区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邹玉川说,自1992年以来,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已连续了14年,在两岸土地学术界同行的共同培育下,我们的学术交流活动蓬勃发展,我们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邹玉川说,10多年来,在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动产的开发与投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都产生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确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以利两岸有关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和借鉴,促进两岸不动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次大会共收到两岸专家学者提供的论文40余篇,经过筛选后,编入论文集39篇,其中来自大陆的27篇,来自台湾的12篇,内容涉及不动产开发与投资、不动产产权制度与法律、不动产估价、不动产金融与证券化等。
邹玉川说,一个规范的土地市场与健康有序的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密不可分,当土地供求关系不规范时,势必影响到不动产业的正常发展。近年来,大陆房地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房价上涨过快。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有13个省市的商品房2004年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幅度14.4%,商品住宅上涨幅度15.2%;今年一季度同比上涨幅度12.5%和13.5%。这篇报道也报道了投资增长大幅度。今年一季度13个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30%,其中6个省市地区超过50%,最高的达到目的115%。房地产供给结构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投资性和投机性炒房抬头,境外资金进入房地产开发和炒作。以至引发大陆不动产开发中土地购置呈现高速增长趋势,1999年增长18.3%,2000年增长41.4%,2001年增长38.5%,2002年增长38.1%,2003年增长42.3%,均远远高于同期不动产开发的增长速度。加之有的地方从短期利益出发,热衷于出让土地。一些开发企业则以土地储备为名大量圈占土地,等土地增值后出售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市场不规范土地交易中的投机因素也引发了地价的不合理上涨,加大了房价中的地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价不合理上升,增加了不动产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和混乱程度。所以,在不动产问题的研究中,专家学者们都特别注意土地问题的研究。
邹玉川说,地为房之基。针对近期出现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今年5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提出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媒体普遍称之为“房地产新政”,其中的土地政策备受关注。据我了解,本次宏观调空中,国土资源部门着力于严格土地管理,保持从紧供应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态势,打压炒买炒卖土地和囤积土地等行为,增加普通住宅开发用地,加大供地政策对房地产结构的引导和调整能力。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市场化供地制度即土地招拍挂制度,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活动。从紧供地是1997年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供应的一贯政策,目的一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二为了收紧“地根”、防止盲目投资,以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来平衡建设的节奏和结构,尤其是防止国家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投资过热。
邹玉川说,当前,一部分城市楼市出现了低迷现象,市民持币观望,开发商“捂盘”憋市,两方相持不下,市场交易量缩减。我认为这是暂时的相持阶段,不会持久。有人认为,楼市降温是宏观调控惹的祸,应当撤销调控,任由市场波动。其实,对于投资过热、房价激升,楼市降温是好事。市场观望态势,也是政府调控信号发出后市场做出的自然反映,是消费者理性看待购房行为的表现。当房价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个别有明显泡沫的地区房价回归之后,能反映住房实际需求和购买力时,市场观望阶段就会结束,房地产业将在一种新的秩序下得到稳定的发展。大陆的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大发展将持续较久,历史将会证明,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将带给房地产业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研讨会由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小虎主持。来自国土资源部港澳台办公室、部土地利用司、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部分省市土地学会负责人,以及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逢甲大学、台北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为表对该会议的关注,中国地产投资网总经理徐兰女士也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