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土地出让趋于理性 浙商成房地产生力军

http://www.cnestate.com  中国地产投资网  2007/2/14

  ◎商品房销售火旺

  2006年1-11月份,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3.58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投资总数192亿元,同比增长49.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出8.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

  据2006年前三季度8统计,九江市16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15.55亿元,同比增长9.36%,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10.03亿元,同比下降2.5%;土地开发投资29.46亿元,同比增长11.1倍。




  如上图,去年前三季九江市房屋施工面积23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房屋竣工面积7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0.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4%。整体看来,九江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放慢,销售市场比较火旺。

  ◎土地投放结构调整 出让面积下降

  去年,九江市在土地投放结构和总量上都进行了调整。据九江市国土资源局统计,2006年九江市共公开出让土地26宗,合计725.16亩,成交额66459.27万元。土地成交面积较2005年明显下降,但每亩成交均价比2005年高出了近50万元。

成交宗数出让面积(亩)成交总额(万元)成交均价(万/亩)
2005年131464.2161517.1342
2006年26725.1666459.2791.65


  2006年,虽然成交宗数为上一年的两倍,但总成交面积连上一年的50%都没有达到,说明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九江市进一步紧缩“地根”,有效控制了市场开发的非理性因素。
2006年土地出让单宗面积明显下降,与前两年相比,土地出让逐渐平衡,没有出现超大面积的地块。但单宗地块的成交均价大幅上升,处于150万元每亩以上的地块增多,达到了13宗,占总量的50%,其中最高地价已达到300万元/亩,由此可见,虽然政府紧缩“地根”,但土地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却明显上升,开发商的拿地信心十足,流拍现象几乎没有。
从供应区域上分析,如以下图表所示:


出让宗数出让面积(亩)成交总额(万元)成交均价(万/亩)
市中心区11205.9820131.7197.74
城东8291.5527929.5495.8
开发区7227.6318398.0280.82


          (数据来源:九江市国土资源局)

  2006年九江市土地出让区域分布均衡。其中市中心区出让土地宗数最多为11宗,共205.98亩,成交额20131.71万元;城东出让8宗,合计291.55亩,27929.54万元;开发区出让面积相比去年有所下降,出让7宗共227.63亩,成交额18398.02万元。

  各区域地块均价,目前市中心大多数在180万每亩以上,土地均价最高;城东板块次之,但也出现了个别高价地块,如今年成交的一宗位于长虹北路与滨江路交汇口的地块,成交均价达到了300万元每亩,也创下了近年来的地价新记录;与前两者相比,开发区目前地价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今年开发区的供应步伐减缓,但广大的土地储备空间依然值得期待。

  另外,2006年土地投放在结构上和总量上的调整,也使得开发商囤积土地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地市场继续维持健康发展之势。

  ◎浙商纷纷施展拳脚

  自从2002年之后,一批来自江浙一带的房产企业进入九江市场。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看好了九江房地产发展的前景,纷纷在九江施展拳脚,使得原有九江房产市场格局被打破,外来企业开始占据半壁江山,如浙江新湖集团和远洲集团打造的新湖·柴桑春天和远洲国际花园都是该市高品质住宅的代表。随着浙江资本的不断涌入,激活了九江乃至江西全省的房地产市场,从而形成了“浙江地产现象”,令业界关注。

  近三年来大批浙商纷纷涌至九江投资兴业,注册户数由三年前的2000余户增长到如今的4000多户,投资总额由三年前的25亿元扩增至现在的60多亿元,年上缴税金由三年前的数千万元增至现在的2亿余元,已成为九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西的浙江籍从业人员近30万,上规模的企业达400多家,浙江资本占江西引进外来资金30%以上。(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