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界大腕在想什么

http://www.cnestate.com  摘自  钱江晚报  本网编辑部报道  2002/3/20

  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前景,社会猜测颇多。日前,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近200余位房地产老总齐聚北京长富宫饭店,就房地产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其间,南北碰撞而频频闪现的思想火花让人获益匪浅。

  WTO下的房地产业
  总体而言,WTO对非常本土化的房地产业目前并没有直接的冲击,但是加入WTO,就意味着国内各类产业都将引入国际竞争的意识。各地的老总对当前的房地产走势深有感触。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一开口便语惊四座:房地产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产业,他坚定地认为,很少有产业可以和房地产业相比。
  潘石屹则讲了两件他亲历的事来阐述他的投资理论:“烧红了的铁不要用手去摸”,发展商们对当前的“地产热”应有冷静的判断。
深圳建设集团副总裁李永明提出,房地产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就是土地资源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营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资金的竞争、规模的竞争,加入WTO以后也同样如此。

  2002年———房地产品牌年
  在房产严重同质化的今天,惟有品牌是有差异的,也不大可能被人模仿。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年代,大部分房地产老总也逐步认识到消费者要购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稀缺的概念,而是更实在、更完美的产品。
  中国海外建筑深圳公司总经理刘爱明透露,“追求‘过程创新’将是中海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即使是一个塑料门窗,我们也规定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材料我们是不要的。”
  不久前拿下京城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华侨城特地将2002年定位为“品牌提升年”,他们认为户型可以仿造,概念可以打造,施工队伍也可以用同一家,但惟有品牌是不能克隆的,为此,华侨城地产将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继续致力于提升华侨城地产的综合品质。
  振业集团总经理杜海成透露,2002年是振业“创新年”,力争在同质化的时代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切入点则是增强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异地开发势在必行
  迫于京、沪、深、穗、杭等大城市本地房地产竞争白热化,再加上深圳、广州、北京、杭州等城市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郊区纵深开发、南征北战式的异地开发便在国内大量涌现,各地的开发商对此都有着不同的打算。
  深圳金地集团副总陈必安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在短短几年内用尽了国际房地产发展的概念,我们已面临跨地域开发时代。
  百仕达地产总经理郭兆斌今年还将继续寻求新的发展用地。“我们会将重点放在深圳,同时了解京、沪等外地大城市的住宅建设,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入外地市场。”
  降息、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房地产市场丰厚的回报等原因促使绝大多数市民将目光投向楼市。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发商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得到的实惠也将会越来越多,可以想象,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将会再掀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