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新一轮“组合拳”说起
|
http://www.cnestate.com 2010/10/23
|
国庆节前后,国务院相关部委联合起来,围绕调控房地产市场、遏止房价暴涨、解决广大工薪阶层买不起住房等系列问题打出了“组合拳”。这无疑点中了开发商蚕食鲸吞圈地、混水摸鱼建房、捂盘惜售涨价的命脉。
面对今年“金九银十”期间的房地产新政,有的人高兴,有的人观望,还有的人正在提心吊胆。眼下,那些早已牟取了暴利的开发商也许不会跳楼,但中央政府进一步编织并收紧的天罗地网,肯定将逼迫那些见利忘义的操盘者“大崩溃”,注定会挤压那些炒买炒卖的投机者“大出血”。
就房地产企业的收益而言,在国外,开发商的利润一般是3%~8%;而国内,开发商的利润至少是30%~50%,有的甚至更高!日前,记者对中部地区15个市、县、区的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与其他省(市、区)相关人员进行了电话访谈。一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从人民安居乐业、保卫江山社稷的高度出发,提出了釜底抽薪反暴利、保平安的治本之策:打破官商勾结、营私舞弊的利益联盟,从控制价格、调控税收、调节分配入手,合理合法地限制打压开发商的暴利,真正把“革贪官奸商命”的利国利民事业进行到底。
从30多年前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之后,土地收益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不科学、不合理的任期政绩考核评价导向,变相鼓励了地方政府的“大当家们”互相攀比,急功近利:忙招商、忙引资,多卖地、出政绩。
其实,在保发展、保耕地、调结构、保民生的前提下,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严格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科学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无可厚非。但不了解地政管理法规和业务的人却说,都是土地招拍挂惹的祸,是地价杠杆抬高了房价这座沉甸甸的轿子。实则不然。
据统计,全国平均楼面地价仅占房屋价格的23%左右。对此,许多人却提出了质疑,众说纷纭,似乎难以解答。对那么多神通广大的专家而言,这道比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的设计、计算要简单得多的算术题,为什么却长期无人去认真解答,真正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合情合理的交待?!
其实,“三公”招拍挂制度早已使地价信息透明,有心人完全可以自行计算房价地价比,看清楚真相。
10月10日,记者请有关省、市、县带“长”的熟人短信告之当地地价占房价的百分比。回信显示:襄樊市的高档楼盘上海公馆,楼面地价为1500元/平方米、房价为6500元/平方米,地价占房价的23%左右;襄阳区的普通住宅楼面地价是350元/平方米、房价为3000元/平方米,地价占比为11.6%。十堰市楼面平均地价为412元/平方米,平均房价为4318元/平方米,占比不足10%,普通房占比为15%左右。按照出让时的房价测算,宜昌市城区的净地价占房价的25%左右,毛地价只占房价的8%左右。2002年至今,仙桃市地价仅占房价的11%,较高的楼盘占20%~50%。温州市中心平均房价为2万元/平方米以上,地价占比为45%,非中心城区地价占比是35%。永康市地价占比为30%左右。有的专家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地价占房价的50%左右,有的甚至更多。空口无凭,事实为据。
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少数的官商勾结、营私舞弊者之外,国土资源职能部门遵守管理规则出牌,按照市场规律供地,早已是土地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把房价攀升的责任,把影响民生的帽子,不分青红皂白,扣在“土地爷”头上,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把平民居住购房的基本需求,把百姓购房居住以求保值增值的传统置业,说成是抬高房价的主要推手,肯定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以莫须有的罪名,制造新时代的“窦娥之冤”,国土资源系统的30多万从业者坚决不会答应!全国成千上万的因刚性需求购房居住的普通劳动人民肯定也不会买账!
资深专家还一针见血指出,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千万不能“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
张鸿志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地产市场》杂志主编
2010年第10期刊登(10月21日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