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生红:有关两房的虚惊也是一味药

http://www.cnestate.com  经济参考报  2011/2/15

  美国财政部11日公布向国会提交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改革报告。报告阐述了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改革的途径,要求逐步废除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降低政府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比例。美国财政部同时承诺,美国政府将继续为“两房”提供支持,以确保其能够偿还所有债务。
  
  美国财政部的这一表态,进一步验证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中国投资美国“两房”债券亏损可能高达4500亿美元传闻的否认。据称,截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也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按照市场广泛使用的相关指数计算,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两房”债券年均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
  
  看来,这是一场虚惊。对此,有观点认为媒体过度敏感,但我们认为,媒体的敏感正是承载了维护公众知情权的责任。首先,我国外汇储备持有大量的“两房”债券,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在“两房”退市消息刚刚传出时,就有中国债券可能血本无归的传闻,当时外管局的说法是:“两房”的债券目前还本付息是正常的,价格稳定。其中的“目前”,是个非常含糊的说法,令人担忧。人们不禁质疑,手里攥着一张借条的外管局,到底有多大的发言权?诸如此类的还款正常现状,又能持续多久呢?
  
  其次,在当今世界关系中,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投资部门,手持上万亿美元的资金,都有可能成为国际巨鳄的盘中餐。关于这一点,国人对外管局并没有过高要求。但作为公民,我们有权知道我们到底持有多少“两房”债券,在“两房”退市后,是否会影响债券价格?也有权知道当初我们是根据什么购买“两房”债的?经过了怎样的流程?将来我们又将采取怎样的对策,保证不受损失,或者少受损失?
  
  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主管部门应主动公布所有细节,给公众一个交代。作为外汇主管部门,有一个问题时刻不能忘记——钱是谁的,自己又是为谁服务的?明晰了这个问题,就是掌握了根本。
  
  惊悚散去之后,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去除公众对于未来的担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始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美国资本投资中国企业,选择范围很大,即便不炒卖企业股票,也可以选择中国的优质企业,投资正常回报率在20%左右。而中国拿着一堆美元,却无法投资美国的优质企业,纯粹炒股风险又太大,只好找收益较低的美国债券,投资收益至少相差10倍。
  
  自由名义下的这些不平等,就这样残酷而真实地存在着。对此,我们是应该警醒,还是一个劲儿地飞蛾扑火呢?虚惊本身就是一味良药。有专家认为,既然美国不允许中国投资美国优质企业,我们就可以用手里的美元回购美国在中国的资产。然而,将在中国赚大钱的美国资本分层次地清除出去,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很可能就此被扣上保护主义、非自由贸易之类的帽子。而在勉为其难下,藏汇于民应该是个好办法。其实,发挥民间的智慧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本来是一个有创意的好点子,因为只有多层次竞争,才能激发生机,才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