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手房市场,任重而道远
----公众对二手房市场的看法
|
http://www.cnestate.com 本网编辑部报道 2002/5/29
|
在首届“杭州之春”中介交易会上,东部房地产投资网就目前二手房市场所存在的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专项问卷调查,据统计,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6份,其结果甚具代表性,在此列举一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市场需求多,有效供给少
调查显示,在东部房地产投资网回收的386份信息中,其中出租16份,求租27份、出售60份、而求购的则有283份,高达73.3%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二手房市场利好接连不断:市级房改房上市审批手续被取消;私房的交易手续费大幅度下调,交易手续费由原先总房款的0.5%,一下子降到了每平方米3元;2月21日央行又公布了新的降息政策,再加上目前新建商品房价格高不可攀,而二手房在价格、配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投资者将目标瞄向了市区成熟地段的二手房;而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杭州二手房市场需求火爆,加上出售二手房的客户对价格期望太高,因此流向市场的二手房源大都定价较高,据统计,目前杭城二手房市场上至少有20%的供应量由于价格定得过高,不能真正成为有效供应;且日前杭州市规定,拆迁补偿额最高可达每平方米5900元,因此越来越多的二手房拥有者更乐意将二手房“收藏”起来,坐等升值。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二手房市场需求很大,但可供成交的房源太少,原因之一是价位定得太高,供需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比较激烈。
30万以下的总价可承受
二手房价格究竟在多少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呢?在接受调查的386人中,70.9%的人认为总价应该控制在30万以内,户型一般为三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的多层二手房,认为总价可超过50万的仅占9%,看来,七成的市民认为单价控制在3800元以下比较合理。多数市民普遍反映杭城目前的二手房价格过高,部分热门地段的二手房价格已直逼商品房的价格,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杭城二手房房价正以12%左右的幅度上升,预计今年上升的幅度还将会有所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购房人群的积极性。
新城区购二手房者寥寥
关于二手房的地段,接受调查者意见普遍一致:交通便利、周围商业环境较好、有完善的医疗教育环境、必要的生活设施、地价升值潜力大、投资价值高等等。调查显示,91.8%的人仍然选择在杭州老城区内购买二手房,其中76.2%的人将购买地点定在市中心地带,而新区二手房对老城区居民来说似乎吸引力不大,萧山区、余杭区潜在二手房客户群仅占0.7%,被认为是“升值潜力无限”的滨江区也仅有7.5%的人愿意考虑,这结果显然与能承受的房价水平相矛盾。
购买目的以自住居多
67.9%的被访者表示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和目前居住环境的狭小,他们希望能够换一套比较大的住房,但新建商品房房价太高,家庭收入有限,目前无法承受,于是看好二手房;12.6%的被访者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原来住在市中心的家庭都将面临成为拆迁户的可能,如果拆迁后,政府补贴的拆迁款远远不够在原居住区内购买新房的需求,但如果购买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附近的房子的话会给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带来不便,增加生活成本,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只有19.5%的被访者认为二手房首期投资少,回报高。
中介服务仍待加强
由于二手房交易的特殊、复杂,因此73.9%的购房者在购买二手房时基本上通过中介寻找房源和办理手续。然而调查结果还表明,市民在认同中介公司为人们房屋买卖置换与租赁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仍有23.6%的被调查者对房屋中介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认为“房屋中介大多是骗人的”,乱收费现象严重,更有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拉拢客户行欺骗之事,严重影响了中介机构的形象。
中介网络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因特网快速发展,一些房产中介已开始利用网络发布房源信息,消费者自己也可在网上特定的栏目内发布信息,自助成交,免去昂贵的中介费。事实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物业比较,并实现网上预订或交付现金,这将为房地产交易带来全新的理念。调查显示,已有10.4%的人选择网络这一途径来购买二手房,75%的人认为今后二手房市场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动中介、流通、服务组织和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培育房地产经纪市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