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冷眼看房交
——盘点浙江省第九届房地产展销会
|
http://www.cnestate.com 本网编辑部报道 2002/6/5
|
热热闹闹的浙江省第九届房地产展销会已经降下了帷幕。据笔者了解,4天房交会共吸引了约30万人前来参观,创杭州房展参观人数之最,成交商品房2518套,成交金额达13.946亿,在目前的杭州,恐怕已没有什么展示会能引起市民如此热烈的“共鸣”了。但在这火爆现象的背后,诸多问题的涌现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问题一:订号子现象严重
由于楼市火爆,给房产“号子户”提供了许多的机会。笔者发现,今年房交会上排队领号子的现象比比皆是,购房会简直成了“抢房会”。位于三墩的铭雅苑,180多套房子在第一天就已经预订一空,现在平均每套房子有3个以上的预约客户,彩虹城二期也已经订出了1000多个号子,而其中大多数的预约客户潜在目的仅仅是为了从号子转让中赚取收益,据有关专业人士透露,订号子的客户中估计有50%以上的人员是投资客。笔者随机咨询了几个楼盘,发现凡是快交付的楼盘基本上已全部售完,甚至有些目前尚未预订的楼盘也差不多预约完毕,剩下的全部为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而与此同时,笔者在二手房专区的房源信息中发现了许多的期房,并挂出了高出原来售价近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真正的用家买不到房,甚至必须多支付3-5万元的号子转让费,对房价的飞涨也起了推波助澜的“功效”。
问题二:潜在纠纷不少
严先生,可以说是房交会的老“主顾”了,2000年以来,每次房交会上严先生都会去收集大堆的楼盘宣传资料,然后带回家慢慢消化,选中后再去现场慢慢观察,但往往等严先生下定决心后,看中的房子早已成了人家的囊中物,在这次房交会,严先生一口气签下了城东某著名在建楼盘的购房意向书,严先生事后对笔者说,虽然放下了一颗心,但同时也吊起了一颗心,毕竟对该楼盘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楼盘还在建设阶段,以后怎么样还不是很清楚。象严先生这样的购房者笔者也接触了不少,许多人甚至连楼盘的户型图也不看一眼便匆匆下定单付订金,更别说去现场仔细观摩一番。由于许多楼盘尚在图纸阶段,甚至有些连图纸也没有,对户型、地段、周边环境、规划状况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实地考察过,这样单单凭开发商的形象宣传便匆忙下定单的举动,为以后的房屋纠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问题三:房价过高,大众精品楼盘太少
笔者在房交会上随机采访 4位前来选房的市民,一对中年夫妻要找90平米左右,总价35万左右的房子;而一位先生可以承受50万之内的房子,但面积要在120-150平米之间;另外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则要30平米左右的单身公寓,总价在10—15万之间的房子。虽然不同年龄的被访者愿意承受的房屋总价有所不同,但他们所能接受的单价却几乎相同,都在4000元左右,而在本次房交会单价5000元左右的房子已成主流了,有些开发商甚至还在感叹定价太低,以致于房交会第二天就没有房子可售了。笔者现场发现,4000元左右的房子大都地处郊区,交通不甚方便,普通消费者购房以后很难有余钱来购车,因此无形中提高了以后的生活成本,难怪许多购房者要感慨“现在的房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和“价格太贵了,看看有没有偏一点便宜一点的”。
问题四:精品楼盘缺乏精品服务
本以为这次房展会云集了不少精品楼盘,楼盘的销售人员也应该是“精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房交会上,开发商在销售人员的衣着、展位的布置、楼书的精美程度上下足了功夫,在华丽的招式下,参观者被吸引过来了,可销售人员的专业缺陷也暴露出来。面对众人的询问,销售人员多是指着资料,重复着地段环境位置等几句话,更有甚者,某些购房者问得稍微详细了一点,便难倒了某些销售人员。到了房交会的最后两天,由于某些楼盘已基本无楼可售了,销售人员对前来看房的购房者概不理睬,自顾自地聊天,其服务意识,可见一斑。作为楼盘的销售人员应是企业形象最直接的代表,推出精品楼的同时也应推出精品服务。
问题五:开发商促销手段比较表面
与以往房交会一样,许多购房者都希望在房交会上找到价格优惠的房子,但兜一圈下来,往往是败兴而归。虽然有一些开发商在这次房交会上,也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措施,如送热水器、送中央空调、房价九八折等等,但这些措施与数十万房价相比简直就是毛毛细雨,不痛不痒地打在消费者身上,而且,即使是这么低的“优惠”,也还要限量,无怪乎参观者大多失望了。而与此同时,大多数参展企业在项目的包装、策划与营销手段上可谓煞费苦心,在本次房交会的展台大拼比中,各商家耗财耗力,策划界的一位朋友透露,有家楼盘为了这次会展,前后花去了近百万元。其实像在这种面向集中消费群的交易会上,适当地推出有限度的折扣,既不会影响到大市场的价格,同时也不会影响公司形象,相反能吸引来更多的购房者和潜在客户,是促销的好时机。
|
|
|